律师文集

姜寿辉律师
姜寿辉律师
北京-北京
主办律师

从淘品牌商标被抢注看网络商标注册

商标法2012-07-09|人阅读
从淘品牌商标被抢注看网络商标注册【发表评论】发布时间:2012-06-11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中心
分享到: 3

摘要: 很多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线上品牌,尤其是淘宝商城上的淘品牌们,正被商标抢注机构盯上,面临危机。

相关技术动态:

淘宝商标知识产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提到商标抢注,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苹果唯冠之争,或者华裔球星林书豪此前陷入的商标大战,但是实际上,商标抢注不仅发生在大品牌和大明星上,如今,很多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线上品牌,尤其是淘宝商城上的淘品牌们,正被商标抢注机构盯上,面临危机。

  

  层出不穷商标被抢注的新闻让这样一个现象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实际上商标抢注早已形成了一个产业,不仅在国际上是这样,而且在国内也成为了品牌争夺的一个常规手段。就是在这样一个领域,从事线上经营的企业或者说网商们很多却并不在行,或者起先并不是特别重视。

  

  近日媒体一则关于至少97个好品牌的商标正在被人抢注的报道,引发了电商界人士广泛的关注和热议共鸣。在报道中提到被抢注的商标不乏斯伯帝卡、御泥坊这样的知名好品牌,而抢注的人都是同一家,名为“杭州麦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这些被抢注的好品牌商标大多是在“淘品牌”没有注册,但是可能是未来扩展范畴的商品类别。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一般大公司都会注册掉公司品牌商标的所有类别,但是像“淘品牌”这样的公司,创业之初出于省钱的目的,或者说意识上一些疏漏可能就会漏掉一些和主业相关的商标类别,这就给了商标注册机构可乘之机。

  

  经常逛淘宝的人都知道,很多“淘品牌”都是自主品牌,而且销售成绩非常惊人。这样一个被抢注的问题怎么解决?线上品牌又应该怎么来防患于未然呢?

  

  一般商标注册成功的时间是14-16个月,其中经过初审商标还要有三个月的初审公告期,所以在这个时间之内,品牌可以准备相关的材料和证据对商标进行异议。企业一旦错过异议期的话,商标会被对方成功注册,这时候便需要走一个争议的程序来进行补救。

  

  其实97个“淘品牌”仅仅是被抢注商标的冰山一角,对于广大的线上品牌来说,一方面要及时自检,做事后的补救的工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事前的预防和意识。较早关注电子商务与网络法律这个问题的张律师建议,企业一定要关注商标问题。

  

 律师:一定要把商标作为企业经营当中的重中之重。淘品牌一开始只是要赚钱,只是要盈利,而不去重视在法律上的一些筹划,后面如果出现趋同的话,成本会越来越高的。实际上淘品牌在日后经营过程当中,它会成为你占有市场,去跟对手展开竞争,以及提升企业知名度的一个重要的武器,它也能够帮助你实现很多商业上的考虑和目的。(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法律快车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商标法中的“不良影响”如何认定
目前本人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在代理一些客户的商标业务时,经常会遇到碰到对方以“其他不良影响”异议客户商标,在此,主要说明几点。一、法律依据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
#商标法
人看过
商标法中的“不良影响”如何认定
律师谈商标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问题
近日,本律师代理了一起商标行政诉讼纠纷,并作为第三人代理人参与诉讼。其中,在一审和二审诉讼中,作为原告的商标异议人提出了在商标评审阶段的新证据和新理由,在此主要
#商标法
人看过
律师谈商标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问题
“营养快线”侵权案例:谈注册类别的选择
摘要:娃哈哈集团虽有699件注册商标,但其产品“营养快线”仍遭遇侵权。侵犯商标权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仿冒成本太低,被侵权者的维权成本太高是主因。目前,著名商标还
#商标法
人看过
“营养快线”侵权案例:谈注册类别的选择
广州史密斯VS美国史密斯:商标权和商号权之争
一边是美国知名热水器生产商A.O.史密斯公司,一边则是广州史密斯电器有限公司,“巧合”的是,这家广州公司也生产热水器,注册商标“AOSIMIHE”与美国史密斯公
#商标法
人看过
广州史密斯VS美国史密斯:商标权和商号权之争
GREE与GREENLY:格力维权成功维权
摘要:瑞丰公司法人代表张志东以个人名义申请注册与著名商标“GREE”相近似的“GREENLY”,并标注在关联商品上进行营销。依据著名商标的有关条例和法规,广东著
#商标法
人看过
GREE与GREENLY:格力维权成功维权
从秀水系列案件看国外品牌打击中国“仿冒品”的现状
从秀水系列案件看国外品牌打击中国“仿冒品”的现状及市场经营主体的法律责任问题——路易威登马利蒂公司诉潘某、北京市秀水豪森服装市场有限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
#商标法
人看过
从秀水系列案件看国外品牌打击中国“仿冒品”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