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公诉案,法院已调解双方确认赔偿金额为9.5万,后嫌疑人反悔只愿赔偿8万,受害方不接受也不刑附民,等刑事完后再民诉,含伤残金额在内共可获赔14万多。如果刑庭后,嫌疑方愿出8万甚至更少,受害方仍不接受,法院还会判其缓刑不?急,谢谢!

刑事辩护 2020-03-05 16:31 人浏览
共7位律师解答
  • 您好,根据具体案情(如犯罪情节,损害情况,法定刑期等)方好分析。湖南李凤祥律师事务所 罗继平律师(长沙)
  • 需要受害方谅解,如需帮助来电
  • 通常情况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伤残赔偿金不能支持。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
    对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学理解释:新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对于通过调解,被告人自愿对被害人作出赔偿的,赔偿方式、赔偿数额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依法支持,不受法定赔偿数额的限制,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被害人权益。
    对于调解不成,依法作出判决、裁定的,则应根据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情况,实事求是地确定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物质损失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损失,以及造成被害人死亡的丧葬费等,依法不再支持死亡赔偿金及残疾赔偿金。实事求是地依法判赔,才能实现“案结事了”,避免“法律白条”,也才能使被害人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可以提出伤残赔偿金。因犯罪行为导致的人身伤害,因为人不具备物质的属性,由犯罪行为导致的死亡赔偿金、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都不属于直接损失,而是因为犯罪行为导致的间接损失。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受害方可以单独提起民事索赔诉讼。
  • 根据有关规定,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受害人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形式叫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的规定,残疾赔偿金属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残疾赔偿金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在残疾赔偿金之外,受害人可以另行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理,既然残疾赔偿金不属于精神损害赔偿,那么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受害人就有权请求赔偿残疾赔偿金。
  • 你好,可以争取缓刑。
  • 不谅解,一般不能判处缓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株洲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7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