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工伤认定过了一个月还可以申请吗

其他 2018-08-14 00:36 人浏览
共13位律师解答
  • 先申请工伤认定,一般治疗好了再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等确定赔偿。
  • 可以,员工可以自己申请。
  • 员工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 员工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员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若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事故报告及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员工本人或亲属可向属地参保或企业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劳动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须携以下材料: 员工和用人单位有效的书面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证明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书》 员工本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或工卡) 员工或用人单位伤(亡)事故情况材料(如实叙述事故发生经过) 有关旁证材料(如目击证人书面证明材料现场记录、照片、口供记录等)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常住地址证明材料等(属交通事故的) 工伤认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受伤员工委托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属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 工伤认定申请必须知道哪些事情?

    认定申请须知:

    一、申请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伤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8、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9、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它情形。

    二、申请时间

    1、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5日内,向校人事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及由用人单位负担,基金不予支付。

    三、申请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在校人事部领取)一式四份;

    2、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3、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4、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用人单位事故报告;

    6、证人证言;

    7、证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8、证人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除上述材料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据:

    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原件及复印件);

    3、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外出相关单位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 应该在哪申请工伤认定?一般是在工作单位所在的镇或区社保局申请即可,不需要到市级的部门,也不须要去劳动局,因为劳动局受理之后还是会转到社保局去认定,反倒手续更复杂, 你可以直接所在镇的社保局或松岗区社保局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填好之后,连同相应资料(以社保局的书面“提交资料清单”为主)交至社保局即可,社保局会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是否认定为工伤。 认定为工伤的,如果本人或本人单位要求做伤残等级鉴定的,会指定鉴定中心鉴定,伤残鉴定结果大约十到十五天左右下来。不愿做伤残鉴定的,大约半个月到一个月内就可以办理医药费等的报销了。有工伤赔偿争议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进行工伤索赔。
  • 一般治疗好了再鉴定
  • 先申请工伤认定,一般治疗好了再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等确定赔偿。
  • 申请什么,重新认定》
  • 员工可以申请的。
  • 可以的,员工自己去。
  • 受伤一个月由单位申请,超过一个月在一年之内的由个人申请。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3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