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其他 2013-07-09 20:35 人浏览
共5位律师解答
  • 向劳动监察大队反映。
  • 1、不签订劳动合同可向劳动部门投诉。 2、 劳动部发[1995]223号内容:关于发布《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的通知 劳部发〔1995〕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   为了明确劳动合同当事人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我们制定了《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现予发布,请按照执行。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第一条 为明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赔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第四条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第五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   第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   (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 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向劳动部门举报,会有人管的。
  •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1995年5月10日 劳动部)   第一条 为明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赔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第四条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第五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   第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事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        (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编辑:离地七寸)
  •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1995年5月10日 劳动部)   第一条 为明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责任,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        (一)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        (二)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女职工或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赔偿,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第四条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第五条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   第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事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        (一)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因赔偿引起争议的,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办理。   第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编辑:离地七寸)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