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亲戚家有个刚出生的婴儿我侄儿,要寄养给我,请问上户口需要哪些手续?谢谢

其他 2019-01-05 15:31 人浏览
共6位律师解答
  • 你好,建议您可以到民政部门咨询一下。
  • 监护权及政府负担经费时间。实行家庭寄养后,寄养儿童的监护权仍然由民政部门所有,寄养儿童的户口等保留在原地,不变更姓名,寄养儿童年满18岁之前,其生活、医疗、教育等费用由政府负担。 四、寄养可变领养 在此期间,家庭如果想改变寄养关系,领养寄养儿童,可向市福利院提出申请。经批准领养后,寄养关系自动解除,对儿童的监护权也由民政部门变更为领养家庭,儿童的户口可迁入养父母家中,并变更姓名,政府不再负担其生活等费用。
  • 寄养协议书编辑
    甲方:_
    乙方:_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爱幼护幼的优良传统,使不幸孤儿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塑造儿童健康心理和性格,维护被寄养儿童合法权益,促进被寄养儿童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孤儿家庭寄养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乙方的权利、义务及职责:
    (一)乙方同意接收寄养甲方所属儿童村孤儿一名:姓名:_,性别:_,出生:_年___月___日,籍贯:_。
    (二)寄养家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本市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被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水平在当地人均收入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3.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被寄养儿童成长的疾病。
    4.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
    5.乙方的年龄必须在三十岁至四十五岁之间,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或相当于)以上文化程度。
    (三)乙方在寄养期间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6.保障被寄养儿童的人身安全,无偿抚养被寄养儿童。
    7.对被寄养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帮助其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8.培育被寄养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9.按国家规定安排被寄养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负责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做好寄养儿童的教育工作。
    10.定期向甲方反映被寄养儿童的成长情况。
    11.其他应当保障被寄养儿童权益的义务。
    二、甲方的权利、义务与职责
    (一)甲方定期培训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并指导寄养工作。
    (二)为寄养家庭养育被寄养儿童提供技术性服务。
    (三)定期探访被寄养儿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四)监督评估寄养家庭的养育工作。
    (五)建立健全被寄养儿童和寄养家庭的文档资料。
    三、寄养协议的履行
    (一)双方签订寄养协议后,必须对寄养儿童安排试寄养,实施试寄养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日。
    (二)寄养协议中约定的主要照料人不得随时变更。确需变更的,经甲方同意后在家庭寄养协议主要照料人一栏中变更。
    (三)乙方因家庭经济条件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寄养被寄养儿童时,应与甲方解除寄养协议。寄养协议解除后,被寄养儿童由甲方另行安置。
    (四)乙方不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由甲方负责向乙方所在民政部门报告,责令其改正,必要时可以解除寄养协议;对被寄养儿童造成人身侵害的,应当赔偿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其它未尽之事,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
    (七)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
    负责人(签字):___
    ____年_月____日
    乙方(签字):_
    负责人(签字):___
    ____年_月____日
    附件
    乙方需准备下列证明:
    1.县、市级医院健康证明。
    2.当地派出所户籍证明和身份证复印件。
    3.社区证明。
    4.工作单位证明。
  • 寄养有三种解释,第一是说不在自己家里抚养;第二,多指把子女托付给别人抚养;第三,暂安置某处供养;四,是指将牲畜、家禽等分派或托付别人代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寄养”与“收养”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寄养是在不变更监护权的基础上进行,寄养儿童进入家庭寄养,由寄养家庭负责养育,被寄养儿童享受政府给予的生活、医疗与教育费用。一般家庭寄养都是长期性行为,基本上以“年”为单位。但如遇到有亲生父母认领或有家庭领养、发现寄养家庭有伤害寄养儿童的行为等情形时,福利院有权随时终止协议。
  • 你好,建议咨询民政部门
  • 您好,建议您咨询民政部门。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郑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6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