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朋友做的是建筑行业,他们有正规的公司,并且有帮他买社保。最近,朋友因为踏架不稳,从2米高的地方摔下来,扭伤了脚。我想问下工伤意外保险理理赔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准备什么资料?能不能代办?希望有人回复,谢谢。

其他 2019-11-11 14:41 人浏览
共5位律师解答
  • 1.工伤意外险赔偿第一步,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2.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3.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4.社保部门按照约定将工伤赔款打到用人单位账户上,由用人单位转交给工伤员工或其家属。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生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工伤赔偿纠纷时,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
  • 工伤保险是由单位缴费,国家强制性给劳动者购买,个人不缴费。而团体意外险也是单位购买,是员工因公发生意外时,根据合同约定范围内的保障情况来确定理赔金额。如果属于工伤,可以同时申请工伤事故鉴定,获得赔偿。工伤意外险的赔偿标准中死亡赔偿标准包括了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而其他情况(伤残待遇标准)根据不同的伤残级别和赔偿项目的会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工伤意外险的赔偿标准也会所有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意外险和工伤保险的作用相似,人身意外伤害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它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产品,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管理的。如果员工发生工伤意外之后,一旦投保了商业意外保险,可以在意外险赔付之后,工伤保险也可以再次赔付。
    综上所述,企业给员工投保了工伤意外险,如果员工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因工受伤,如果属于工伤,可以同时申请工伤事故鉴定,获得赔偿。其中,工伤意外险的赔偿标准中死亡赔偿标准包括了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和人身意外伤害险怎样区别工伤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项目和水平不同。工伤保险待遇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由政府制定标准。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时,要考虑工伤职工和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在项目上,它既有一次性待遇,也有长期待遇,体现了对工伤职工和供养亲属的基本保护。人身意外伤害险的保险金额则是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约定的,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按合同规定的金额一次性赔付保险金,其保障水平是依据合同和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多少而定的,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
  •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参加商业保险中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后是否还应当参加工伤保险问题的复函》的有关规定,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无论是否参加了商业保险中的人身意外伤害险,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不能代替工伤保险。企业在参加工伤保险的同时,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用人单位的投保行为纯粹属于给员工的额外福利,无法起到替代工伤保险的功能。
    综上,职工在获得人身意外伤害险赔偿后,仍可以主张工伤保险赔偿。用人单位不能以职工已获得人身意外伤害赔偿为由进行抗辩,职工可以同时得到该两种赔偿。
  • 你好。工伤保险待遇怎么申请?(北京为例)1、用人单位到北京市海淀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工伤伤残等级鉴定;2、用人单位到社保中心登记业务岗、上地、万寿路分中心五险征缴业务岗或海淀区各街镇社保所办理账户信息采集;3、用人单位到区人力社保局社保中心基金支付科或分中心支付岗提交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申领的材料;4、用人单位于五个工作日后到办理地点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申领结果;5、工伤保险待遇款项于次月中旬发放到个人账户。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5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