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被匿名举报,举报内容是公司内部受贿。当然是颠倒是非。该如何处理?报警会立案吗

刑事辩护 2019-09-20 14:56 人浏览
共8位律师解答
  • 你好,发生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建议及时报警解决。
  • 您好,您可以报警或者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 你好,可以说明情况,详述案情
    【追问】今年7月查出公司同事A向供应商索要现金一万元,B作为直属领导,出面与A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今年9月收到匿名信,内容大致为A索要现金是B指使,B才是主谋。另外信中造谣B乱搞男女关系。因是匿名信,B想知道如何维权。谢谢您
  • 司法机关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会保护个人信息,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为他保守秘密。这种保密义务,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有可能贯穿刑事诉讼活动始终,甚至延续到刑事诉讼结束之后。对证人的身份和作证行为,只可能在侦查、起诉阶段为其保密,一旦到了审判阶段,即无法为其保密。这是因为,在我国,证人不能匿名作证。《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报案、控告、举报的形式及要求】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  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第四十九条【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  立案程序,是立案阶段各种诉讼活动的程式、次序和形式。立案程序主要包括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材料的审查和审查后的处理。  相关法律知识延伸:  刑事诉讼法把立案规定为刑事诉讼的开始和必经程序,对于保证刑事诉讼的正确进行以及刑事诉讼法任务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  对于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公安司法机关正确、及时地作出立案决定,并不失时机地开展侦查或调查活动,就可以及时揭露、证实和惩罚犯罪,有效地同犯罪分子做斗争。因此,正确地运用和执行立案程序,能够保证一切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及时地受到应有的刑事追究。  (二)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正确、及时地立案,是对犯罪行为的受害单位或公民控告犯罪的正义要求的支持,是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有力保护。同时,正确执行立案程序,严格把握立案的法定条件,可以保证无辜的公民不受刑事追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立案是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和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立案是司法统计的重要内容。正确地执行立案程序,就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刑事案件的发案情况,分析研究某地某时犯罪的动向、特点和规律,总结工作经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更有效地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 建议你保存原始证据,尽快报警解决。
  • 您好,这种情况建议您尽快报警。
  • 你好详细说下事情经过
    【追问】今年7月查出公司同事A向供应商索要现金一万元,B作为直属领导,出面与A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今年9月收到匿名信,内容大致为A索要现金是B指使,B才是主谋。另外信中造谣B乱搞男女关系。因是匿名信,B想知道如何维权。谢谢您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8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