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请问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害者提供的证据素材有未成年受害者姓名,记者没有打马赛克,追究法律责任吗

未成年人犯罪 2023-02-21 11:5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你好,你可以向相关通讯机构联系,要求帮助解决。
  • 询问未成年的证人、被害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进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并应当向证人、被害人出示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或者侦查人员的工作证件。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90条
    询问未成年的证人、被害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 未成年也有权利向案发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制作报案及询问笔录。公安机关有保护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的职责。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 没有特别详细的规定,在正规新闻媒体操作层面一般是“约定俗成”的。一般以下几种情况会打马赛克:1、未经公安机关侦破和法院宣判的“嫌疑人”。(未经侦破的案件一般不会报,报出来可能是遇到了特殊情况,比如舆论发酵较快有严重影响的时候)2、新闻事件中(尤其纠纷类)未经当事人允许授权使用肖像的。3、未成年人较多情况下都要打码。(家庭纠纷、受害人、身体缺陷等)4、法治类栏目案件侦办经过采访人。5、涉密工作人员不可避免需要接受采访发声的。声音和肖像都需处理。6、可能影响观众不适的内容(如事故类血腥场景一类的)以上是遇到较多的情况,一般采访只要经过被采访人同意的,都可以不打码。打码一是为了保护被采访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二是新闻媒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后续纠纷(免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 第十九条 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煽动抗拒或者破坏宪 法、法律、法规实施,歪曲、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泄露国家秘密, 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宣扬恐怖主义、 极端主义;
    (三)诋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 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歪曲民族历史或者民族历史人物, 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
    (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革命文化、英雄烈士事
    迹和精神;
    (五)违背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
    (六)危害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散布虚假信息,宣扬淫秽、赌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 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宣扬基于种族、国籍、地域、 性别、职业、身心缺陷等理由的歧视;
    (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 康,不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八)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隐私,造成不良社 会影响;
    (九)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十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