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儿子结婚后父母出首付离婚后首付还能拿回吗?

离婚房产分割 2023-04-12 12:22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是可以的,先设立债务关系,由他儿子出具借条,再打债务官司要回来。
  • 法律分析:这个要分好几种情况的,得看首付是婚前还是婚后支付,还要看房子是登记在谁的名下。情形一:婚前父母出首付买房,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那么女方可主张婚后还贷及其增值部分;
    情形二:婚前父母出首付买房,登记在双方或对方名下,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的话双方平均分割,父母出资部分属于赠与给双方的,无法主张;
    情形三:婚后父母出首付买房,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由夫妻双方共同还贷,是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房产到底怎么分割,司法实践中有争议。目前较为普遍的判法是,父母出资的首付款,可按照《婚姻法》第18条第(3)项的规定精神,可以认定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所购房屋的产权及增值收益部分归夫妻双方共同共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儿子离婚父母付首付款是否能要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1、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并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2、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当事人有约定的除外。
    一、儿子离婚父母付首付款是否能要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并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
    (2) 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当事人有约定的除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离婚后父母的义务有哪些
    离婚之后父母主要有以下义务: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是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和职责,监护人的职责就是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2、其次,监护人有义务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对其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有义务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 一、儿子离婚父母付首付款是否能要回,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1)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并且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
    (2) 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当事人有约定的除外。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二、离婚后父母的义务有哪些
    离婚之后父母主要有以下义务: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是监护人的法定义务和职责,监护人的职责就是要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抚养、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2、其次,监护人有义务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并对其民事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有义务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益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