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怎么起诉,起诉谁

其他 2023-12-22 15:0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您好,由相关民事纠纷案件需要起诉的需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
  •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诉讼是指纠纷当事人通过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另一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形式。起诉是诉讼的开端,而诉讼则是起诉、审查、开庭、判决,结案的整个过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去法院起诉的流程:
    1、原告提交诉状、整理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去法院起诉的流程:
    1、原告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原告提交诉状、整理相关证据;
    3、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4、法院立案、被告提交答辩状;
    5、法院开庭审理;
    6、法院宣判执行。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一、怎么在法院起诉别人
    1、在法院起诉他人具体程序是:
    (1)收集好相关证据,写好起诉状;
    (2)向对方所在地的法院提交起诉状与相关证据材料;
    (3)立案庭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4)法院开庭审理,依据事实与证据,作出裁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向法院起诉的基本流程
    向法院起诉的基本流程如下:
    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申请立案,当事人准备证据资料;
    2、法院将送达开庭公告并在七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开庭时间;
    3、开庭当日带齐资料到庭举证辩论、发表意见;
    4、法庭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则由合议庭进行宣判;
    5、等待法院的判决和执行。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张掖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