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新租的房子甲醛超标环保部门管吗

房屋租赁 2023-12-25 11:4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承租人首先应与中介平台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工商局或者中介公司的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
  • 法律分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两个部门联合公布了《住房租赁条例》,甲醛是一类致癌物,已被国家纳入住房租赁装修污染标准之中。从明年开始,包括甲醛超标房的4类房子禁止出租,严重可追究刑事责任。
    租房子甲醛超标房东构成违约。房东应该保证出租房屋能够被承租人正常使用,并且保证出租房子不会危及承租人的健康和安全。如果经过检测,出租屋内甲醛超标,危及了承租人的健康和安全,即构成违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第七百零八条 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第七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赁物无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租赁物被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
    (二)租赁物权属有争议;
    (三)租赁物具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使用条件的强制性规定情形。

  • 一、房屋租赁甲醛严重超标怎么办?
    房屋租赁甲醛严重超标可解除合同,并可要求房东退还押金和租金。法律依据:《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实施)规定: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条款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租赁合同合法有效。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间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
    因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租赁的房屋及房屋附属生活设施处在良好的状态下,故作为房东在合同签订后,除了交付房屋,还应当保证所交付的房屋处在良好的状态下,为承租人正常生活使用。
    现经检测出租房屋内的甲醛含量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违反了合同的规定,并危害到人身健康,房东交付的房屋不符合约定,构成了违约。因此,依法享有解除租赁合同的权利。
    法律也规定,租赁物危及承租人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房东也需将所收取的租金及抵押金退。
    二、可以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在房屋租赁关系中,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原因而导致房屋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况屡见不鲜。
    所谓房屋租赁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在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前,因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某些情况出现,使合同关系消灭。
    房屋租赁合同的解除,既可是出租方的单方解除,也可是承租方的单方解除。
    1、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或出租人因自身不可预见、不可克服的原因时,出租人可以提前终止房屋租赁合同:
    (1)承租人擅自将承租的房屋转租、转让或转借的;
    (2)承租人利用承租房屋进行非法活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3)承租人私自与他人互换房屋的;
    (4)承祖人不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交纳房租达到一定期限的,根据《城市私有房屋管理规定》,承租人累计6个月拒不交纳租金的,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
    (5)承租人故意损坏承租房屋,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承租人恢复房屋原状,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赔偿损失;
    (6)承租人擅自拆改房屋结构或者违反合同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
    (7)出租人因不可预见的原因确实需要收回房屋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租人可以提前解除租赁合同:
    (1)出租人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装饰标准、使用用途的;
    (2)出租房屋出现重大损毁,有倾倒危险,出租人经承租人催告,拒不进行修缮的;
    (3)承租人已自建房屋或购置房屋,确实无须再继续租赁他人房屋的;
    (4)承租人迁离租赁房屋所在地区的。
  • 甲醛超标的房子出租违法。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房子不得出租,甲醛严重超标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承租人有权随时解除租赁合同。法律依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一)属于违法建筑的;
    (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一条
    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4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