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我是某某某某市某某县XX镇的农民在某某打工3年某某打工16年!现在某某打工3年!想申请廉租房不知道咋申请通

房屋租赁 2024-02-22 12:2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公租房的条件有:
    1、在市区有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已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
    2、已缴纳社会保险;
    3、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截至申请之日仍有未执行合同期一年以上;
    4、持有当地居住证;
    5、在当地无住房。
    公租房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
    2、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等。
    公租房申请资料:
    1、本人手写申请书;
    2、婚姻证明;
    3、收入证明。
    在申请公租房时应该注意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
    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范围和供应对象的收入线标准、住房困难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已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家庭,不得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第八条
    申请人应当根据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规定,提交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人应当书面同意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核实其申报信息。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受理,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材料。
    对在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面向用工单位或者园区就业人员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人单位可以代表本单位职工申请。
  • 目前农村户口居民不能申请廉租房。具备以下条件,才能申请廉租房:
    1、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2、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3、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什么人可以申请廉租房
    1、申请人具有5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
    2、申请人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或最低收入家庭;
    3、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
    4、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并一起共同生活的;
    5、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当地房管部门确认他处没有住房的。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第四条法律依据::《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第四条
    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以下简称申请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
    (二)申请家庭人均现住房面积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面积标准;
    (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
    (四)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五)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 法律分析:在职职工能申请廉租房或公租房,但条件必须符合,申请公租房的条件如下:
    1、本市住房困难家庭:
    (1)申请人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共同申请人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或持有武汉市居住证,年度人均月收入低于3000元(单身3500元),无房户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
    (2)申请人有稳定的工作或收入来源。
    2、新就业职工:
    (1)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或持有武汉市居住证,大中专及以上学历,且毕业未满6年,人均月收入低于3000元(单身3500元);
    (2)申请人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的固定劳动(聘用)合同,且正常缴纳社会保险金或住房公积金;
    (3)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本市范围内无房且未承租公房。法律依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七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鲁木齐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