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

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发布时间:2020-11-04合同纠纷

导读:违约责任是指在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1、过错责任。2、无过错责任。3、赔偿实际损失。4、全面履行。

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在合同履行中,合同的一方或者双方甚至多方都可能出现违约的情形。在遇到合同的当事人违约的情形下,合同法是怎么规定违约责任的承担原则的?合同违约的归责原则有哪些情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

过错责任,是指由于当事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而引起的违约责任。在发生违约事实的情况下,只有当事人有过错,才能承担违约责任,否则,将不承担违约责任。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

1、违约责任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一方合同当事人有过错的,由该方自己承担;双方都有过错的,由双方分别承担。例如,在来料加工合同中,定作人提供的材料质量不合要求,要承担违约责任。承揽人本应按合同规定对来料先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成品。但是,承揽人没有对定作人提供的来料进行检验,而直接把不合格的原料制成质量次的成品。在这种情况下,承揽人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2、无过错的违约行为,可依法减免责任(如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

无过错责任

这一原则是指凡违反合同的行为,除了免责的外,都必须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任何一方合同当事人,不管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公民个人,只要因过错违约,均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在法律面前,在合同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赔偿实际损失

所谓实际损失,是指违约方因自己的违约行为而在事实上给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实际损失,包括财物的减少、损坏、灭失和其他损失及支出的必要费用,还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当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造成对方经济损失时,违约方应当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全面履行

这里所说的全面履行,是指违约方承担经济责任(如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金等)后仍应按合同要求全面履行。也就是说,违约方承担了经济责任后并不能代替合同的履行,不能自然免除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不能免除过错方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只要受害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违约方又有能力履行,违约方就必须继续履行未完成的合同义务。

合同违约除了了解归责原则之外,还需要了解合同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等。如果您需要了解合同违约赔偿的具体标准等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网站的律师。

阅读200
点赞300
查看全文

1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21,096位律师在线 , 99%用户的选择

相关百科文章阅读
单方解除合同需要什么条件

单方解除合同需要什么条件

合同纠纷2022-12-29

合同申请保全需要什么手续

合同申请保全需要什么手续

合同纠纷2022-12-20

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哪个

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是哪个

合同纠纷2022-12-13

北京律师推荐更多
相关法律知识
01:52

供货合同违约责任怎样写

视频10771次观看

01:12

买卖合同违约责任有哪些

语音8057次收听

合同欠缺条款如何处理

图文5950次阅读

房屋买卖的合同履行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案例

合同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文集

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哪些
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违约赔偿的法律规定
合同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合同法里违约方应当承担那方面违约责任
已经到底了

没找到满意法律百科知识,您可以在线咨询

法律快车 > 法律百科 > 合同事务文章 >合同纠纷文章 >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首页 立即咨询 (99.9%用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