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与《中国水泥》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侵犯著作权及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纠纷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7-10 18:49
人浏览

北 京 市 高 级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3)高民终字第158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渝中区胜利路132号。
法定代表人陈源曙,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刘艳敏,北京市陆通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温福强,北京市正则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水泥》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建设部大院南新楼516号。
法定代表人曾学敏,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毓霞,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葛锦标,北京市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简称维普公司)因侵犯著作权及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2)一中民初字第371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维普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艳敏、温福强,被上诉人《中国水泥》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张毓霞、葛锦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认定:《中国水泥》有限公司原名为《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社,2002年11月变更为现名。《中国水泥》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编辑者,对作品进行选择、编排,付出了独创性劳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编辑作品,《中国水泥》有限公司是该杂志的著作权人。维普公司未经许可亦未支付报酬,以营利为目的,将《中国建材装备》杂志1999年第1-6期的145篇文章中的130篇共3 131 480字扫描录入制作为《数据库》光盘,使用量占所载文章的89.7%,侵犯了《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编辑作品著作权。
维普公司在制作《数据库》光盘的同时,亦将《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字体设计、格式编排等一并原样收录,使得《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文章被维普公司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无偿占有了《中国水泥》有限公司付出的创造性劳动,构成对《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的侵犯。
维普公司没有提交相应的证据证明《中国水泥》有限公司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成员,因此维普公司即使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本案诉争事实发生后补充签订了著作权使用许可协议,仍不能视为已经获得《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的许可。
依据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关于“编辑作品的付酬标准为每千字3-10元”的规定,鉴于维普公司同时应支付《中国水泥》有限公司因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被侵权的损失,对《中国水泥》有限公司要求维普公司赔偿10 000元的请求应予全额支持。《中国水泥》有限公司为本案诉讼支出的财产保全费120元亦应由维普公司承担。
依据修改前的著作权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四十六条第(二)项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判决:1、维普公司停止对《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复制发行;2、维普公司赔偿《中国水泥》有限公司人民币10 000元。案件受理费410元、财产保全费120元由维普公司承担。
维普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要求撤销一审判决,予以改判;由被上诉人承担一、二审诉讼费、保全费、审计费。其上诉理由是:1、上诉人在国家和地方版权行政管理部门指导和帮助下,依据国家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规章,就《数据库》制品与重庆版权局、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重庆代理处签订了《著作权委托书》,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集体管理部签订了《制作数字化制品许可合同》,履行了应尽的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法定义务,一审判决认定其侵权是错误的;2、上诉人无侵权的故意或过失,《数据库》使用的是过期刊物,没有给被上诉人造成损失,上诉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且一审判决认定《数据库》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字数错误;3、《数据库》制品是电子出版物,不适用《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一审判决以此为计算赔偿的依据错误;4、被上诉人权利资格证明《期刊许可证》未经质证,一审判决却予以认定,违反了法律规定。《中国水泥》有限公司服从一审判决。
经审理查明:《中国水泥》有限公司原名为《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社,2002年11月变更为现名。《中国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编辑和出版者,维普公司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制作者和发行者,2000年1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更名为《中文期刊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维普公司的《数据库》以扫描录入方式,收录了《中国建材装备》杂志1999年第1-6期所载145篇文章中的130篇251页,共522 080字,该杂志的字体设计、格式编排等也一并被原样收录。《数据库》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文章量占《中国建材装备》杂志1999年第1-6期所载文章的89.7%。
2000年4月,重庆市版权局受国家版权局的委托,对维普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将他人期刊刊载文章汇编制作成《数据库》的行为进行处罚,并要求维普公司取得著作权人授权,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处理版权事宜。2000年5月16日,维普公司与重庆市版权局、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重庆代理处签订著作权委托书,委托重庆市版权局、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重庆代理处全权处理其著作权事宜。2000年12月4日,维普公司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集体管理部就制作《数据库》的许可问题签订《制作数字化制品许可合同》,约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集体管理部许可维普公司使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集体管理部管理的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维普公司向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集体管理部支付著作权使用费。同年12月26日,维普公司以支付版税的名义向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电汇411 999元。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版权局于2000年12月18日、2001年1月10日查缴维普公司的《数据库》光盘共计44 600张。
一审审理期间,经审计,维普公司销售《数据库》光盘及《数据库》的其他相关产品所开出的发票都标示为“数据费”,2000年9月—2001年6月共计获利(毛利)1 527 148.31元。
本院认为: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授权其行使著作权的集体管理组织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中国水泥》有限公司对《中国建材装备》杂志所刊载的作品进行选择、编排,付出了创造性劳动,是该杂志的著作权人和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人。维普公司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制作《数据库》没有取得《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的许可。维普公司虽在事后就制作《数据库》的许可问题与重庆市版权局、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重庆代理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集体管理部签订了有关合同,并向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集体管理部支付著作权使用费,但《中国水泥》有限公司没有授权上述机构行使著作权和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故维普公司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行为仍然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维普公司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制作《数据库》侵犯了《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的著作权及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维普公司关于《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的《期刊许可证》未经质证、不能证明《中国水泥》有限公司为著作权人以及其履行了应尽的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没有侵权的故意或过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的主张不能成立。
一审判决对《数据库》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作品字数的认定有误,本院予以纠正。在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一审法院根据《数据库》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的字数、参照国家版权局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酌情确定维普公司的赔偿责任并无不妥。虽然一审判决关于《数据库》使用《中国建材装备》杂志作品字数的认定有误,但根据二审查明的实际使用量及维普公司同时侵犯了《中国水泥》有限公司的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的情况,一审法院判令维普公司承担10 000元的赔偿责任并无不当。维普公司关于一审判决以《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为依据计算赔偿是错误的主张亦不能成立。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维普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一审案件受理费四百一十元、财产保全费一百二十元,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负担(于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纳);二审案件受理费四百一十元,由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负担(已交纳)。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陈锦川
代理审判员 何马根
代理审判员 张冬梅


二ОО三年四月十八日

书 记 员 迟雅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