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南京破跨省贩毒案 宁川“冰毒运输线”被斩断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6-10 13:52
人浏览

  3000克冰毒,375万元毒资,7辆宝马、丰田轿车,在南京、四川警方的合力侦办下,一条从四川通往南京的繁忙“毒品运输线”,被连窝端掉。最近,公安部发来贺电,向成功侦破这起代号为“1·28”的跨省贩毒案的参战民警表示祝贺。

  繁忙毒品运输线引起公安部重视,宁、川两地警方联手侦办

  今年年初,我市警方禁毒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一个姓王的女子,经常向外出售冰毒等新型毒品。警方经多日侦查,确认王某是一个贩毒网络的重要成员,她与39岁的四川男子张某一起,跨区域贩毒,活动频繁,几乎每周都有交易。

  副市长、市公安局长徐珠宝听取案情汇报后,指示要求务必将这个贩毒团伙一网打尽。副局长裴军随即组织禁毒部门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工作。3月2日,省市禁毒部门领导飞赴北京,向公安部禁毒局进行专案汇报。

  公安部禁毒局高度重视,要求南京、四川警方合作侦查,代号“1·28”专案。

  毒贩乘飞机抵宁,两小时内销出3000克毒品

  我市警方与四川警方联手,从源头调查这个贩毒网络,确认3月5日晚,张某将乘飞机抵达南京。

  侦查中,专案组发现一个重要线索,张某身上并未携带毒品,而是由马仔从陆路运毒至南京。3月6日,专案组兵分多路在各预定地点伏击守候。当天下午1点多钟,当王某与张某完成毒品交易时,专案组民警果断出击,一举将王某等7人抓获,当场缴获冰毒等新型毒品3000克,毒资10万多元。接着,专案组又将另9人抓获,起获毒资60多万元。此后,又有大量毒资被查获。

  原来,张某乘飞机抵宁后,与运毒的马仔会合,在两小时内就将3000克毒品销出。

  47岁女毒贩生活糜烂,儿子因贩毒服刑

  与此同时,四川警方也将这个贩毒网的上线廖某等8人抓获,缴获宝马、丰田等轿车及100多万元毒资。经查,廖某等人利用化工原料,制造出冰毒等新型毒品,再通过张某运至南京。至此,这个跨省贩毒网被连根拔起。

  女毒贩王某今年47岁,她的儿子因贩毒被判刑11年,正在监狱服刑。也许是被抓前意识到了什么,王某在3月5日特意去监狱探望了儿子,还去父母墓前祭扫,次日就被警方抓获。

  警方审查发现,由于贩卖毒品获得的利益丰厚,该团伙将贩毒获取的110余万元利润用于宾馆经营,通过洗钱的手段逃避打击。同时,这些毒贩子们生活极其糜烂,毒贩张某用毒资为情妇购买宝马轿车,女毒贩王某包养年轻男子,她家中多人因参与贩毒而即将遭受法律严惩。(通讯员 瑾督 记者 徐涛)

  贩卖冰毒 50克以上可判死刑

  本月15日,演员莫少聪因涉嫌吸食毒品,在京被警方控制。于同一天被控的,还有艺人孙兴。他们吸食的,都是名为“冰毒”的合成毒品。实际上,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种新型毒品危害巨大。

  据警方介绍,冰毒的化学名称是“甲基苯丙胺”,与海洛因从植物中提取不同,这是一种可以由化工原料人工合成的毒品,又简称新型毒品。这种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的毒品,由于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称之为“冰毒”。

  冰毒与K粉、麻古等新型毒品一样,都会成瘾,并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且不可逆转。一些人误认为吸食这些毒品没有什么危害,不会像海洛因一样上瘾,甚至还愚昧地把吸食新型毒品作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对吸食此类毒品的成瘾性和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这也是当前合成毒品泛滥的一个重要因素。

  依照《刑法》第347条规定,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记者 徐涛)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