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哪些规定涉及见义勇为行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6 19:29
人浏览
导读:民法典中涉及见义勇为行为的规定是:因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并且受益人是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的。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

  一、民法典中哪些规定涉及见义勇为行为

  1.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如下: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三、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法律快车提醒您,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有如下区别:

  1.目的不同

  正当防卫既可以是为保护自身利益也可以视为保护他人或国家利益。见义勇为一般是为了保护他人或国家利益。

  2.针对对象不同

  正当防卫一般针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见义勇为即可针对犯罪行为也可针对其他自然原因等造成的困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