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恶意举报是否会引发名誉权侵害纠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6 00:12
人浏览
导读:恶意举报会引发名誉权侵害纠纷,情节严重的,行为人会构成诬告陷害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恶意举报的行为方式一般包括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

  一、恶意举报是否会引发名誉权侵害纠纷

  会。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二、恶意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是多久

  恶意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恶意举报的行为方式

  法律快车提醒您,恶意举报的行为方式如下: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