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能否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劳务关系争议问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18 13:24
人浏览
导读:能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劳务关系争议问题。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是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不仲裁的当事人也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

  一、能否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劳务关系争议问题

  能。

  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务纠纷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1.协商解决,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当事人还可以要求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二、劳务关系争议怎么向法院起诉

  法律快车提醒您,向法院起诉的流程是: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三、劳动合同纠纷和劳务合同纠纷的区别

  1.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如果双方不存在协商订立契约的意思表示、没有书面协议,也不存在口头约定,而是根据章程的规定而产生的一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具有整分合一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应当认为是劳动关系而不是劳务关系。

  2.适用的法律不同。

  劳务关系主要由民法典调整,而劳动关系则由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调整。

  3.主体资格不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