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探视权纠纷离婚后如何起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5-24 21:14
人浏览
导读:探视权纠纷的起诉流程包括撰写起诉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相关的材料、经过审查、等待开庭通知等。中止探视权的情形包括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等。

  一、探视权纠纷离婚后如何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事实上,夫妻之间感情破裂不代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关系也会消失,对于直接抚养孩子的当事人来讲,拒绝让另一方探视孩子的这种行为,可能无形之中也会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对方是孩子过程中的一些行为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也可以申请中止对方的探望权。

  二、离婚后探视权还包括祖父母吗

  1.离婚后探视权不包括祖父母。

  2.探视权是指法庭授予无生活监护权的父母一方的、对其子女进行经常性看望的权利。通常只有在法庭审理案件后认为进行探视会严重危害子女的身体、精神、道德或感情的健康时,才会拒绝授予无生活监护的父母一方探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三、中止探视权的法定理由

  法律快车提醒您,中止探视权的法定理由: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