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15 02:15
人浏览

  法定受益人是指法定或法定继承人,其继承人的顺序是按照法定的继承顺序进行继承的。法定受益人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一、法定受益人是指什么人

  法定受益人是指受益人约定为“法定”或者“法定继承人”的,以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

  在领取保险金时法定继承人按照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顺序。受益人约定为“法定继承人”,应认定为有指定受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9条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二、法定受益人顺序

  我国法定受益人的顺序是: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其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也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法定受益人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保险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的有什么不同

  第一点:受益金分配意向不同

  指定受益人可以说是非常的“任性”,“想给谁就给谁”。而法定受益人,则是“该给谁就给谁”。

  法定受益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来分保险金的人就特别多。

  第二点:受益权与债权关系不同

  指定受益人是可以避债的,也就是说,就算投保人生前欠债,但只要受益人是指定的,这笔保险金就完全归于受益人,无需用于还债。

  保险金如果写的是“法定受益人”,那么,这笔保险金将会被视为遗产来继承,这就意味着如果受益人愿意接受这笔遗产,他同时也需要承担被保险人生前的债务。

  法律快车提醒您,换句话说,理赔款要优先偿付债务之后,剩余的部分才能被法定受益人领取。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