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应不应该给孩子买保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3 13:16
人浏览


  主持人:“一个儿子永远是他父亲的孩子,即使他会长大。”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长对子女的舐犊之情。的确,在没有孩子之前,也许可以潇洒地面对人生中的任何事情,可是有孩子以后,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了。要担心孩子的医疗费、教育费,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

  在上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完成大学学业,总费用高达二十多万。现在上海已经出现了一些“三金宝宝”,即成长过程中享受保险金,读大学时有教育金,成年后得婚嫁金。这么多的保险,全部投在孩子身上是否合理?为什么在国外,很多人不把自己的大笔遗产留给子女,而是支持了公益事业?应不应该给孩子买保险呢?

  李闻卿

  反方观点 变相储蓄收益小王先生:我曾经仔细研究过一份少儿储蓄型的保险,发现它的利率其实是相当低的,大概2%还不到,跟储蓄的功能差不多。如果我可以把钱投到其它项目,每年得到6到7个百分点的收益,我何必要以为孩子准备教育金的名义把钱放在保险公司里呢?为孩子打算没有错,但是不一定非要采用保险形式。

  儿孙自有儿孙福

  章女士(外企员工):女儿已经很大了,但依然有保险代理人上门推销少儿险,可是我琢磨了一下,发现有的少儿险种其实根本不适合孩子,比如某公司的意外险,它的范围其实更适用于那些长期出差在外的人,我买还差不多,却被归类为儿童保险。

  我对一些为孩子买养老保险的做法也有点意见,我们不可能养育孩子一辈子,中国有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孩子的依赖性已经太强了,我们不要过分包办才好。

  先为自己买一份合适的保险

  黎先生(财经记者):我本身从事保险方面的工作,觉得保险的需求顺序一般为:1.自身保障;2.子女健康意外保障及教育资金储蓄;3.家庭理财投资。我们不能忽略自己在家庭中的主力作用,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买一份合适的保险才是最重要的。比如我的个人保险其实就已经是对女儿生活的一份保障了,而女儿的医疗保险已经作为我保单附加条款的一部分也可以享受,所以并不需要另外购买了。

  另外,购买少儿保险可以注意一下“豁免保费”功能:在缴费过程中,万一父母不幸身故或丧失工作能力,接下来的保费可免交,孩子仍将得到保单注明的各种福利和保障。

  正方观点

  一份爱心一份祝福

  李闻卿的爸爸(电台主持人):有了女儿,感觉自己的生命都不一样了。虽然她才九个月大,还不会说话,但每天就想多看看她。我为她购买了友邦的教育保险,虽说也是为她将来念大学的教育费用做准备,其实祝福期望的成分远大于对保险利益的追求。我希望她成长的每一步都能感受到来自我们父母的关爱。

  保险不再是“触霉头”

  齐天天的爸爸(证券公司):以前老一辈的人谈到保险总会有一点阴影,好像花钱去防止不一定会发生的灾难既不经济,又不吉利。我们现在应该更新观念,现在市面上的少儿保险品种多样,既有储蓄型的,也有防意外事故的,保险推销员到公司里面来兜一圈,都能做成不少生意。

  我给天天买的保险是7年期教育保险,平均每年交2500元,给她买这个保险是为了让她好好学习。我觉得小孩子也要培养理财观念,既让她知道保险的作用,也可以作为对她学习的一种刺激性鼓励。即使日后无法收益,就当为保险事业献爱心。

  一种新的存钱方式

  纪曼仑的妈妈:我把给小孩少儿保险看成一种强制储蓄,专款专用,在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后备的教育金,这样感觉比较踏实。我个人比较注重保险的医疗保障功能,因为孩子医疗费一般只能报销50%,我觉得是不够的;另外,有些保险公司的品种除了储蓄功能还有分红方案。其实很早就打算给孩子准备一笔基金,现在既然有现代化的保险方式可以同时达到储蓄作用,我们何乐不为呢。

  专家提醒

  孙抱弘(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

  观点一:别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保险家长是不是为孩子买保险不容外人干涉,但是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优越感的孩子长不大。现在的孩子已经处在“温室”里,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一重保险,会有高枕无忧的心态,并不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观点二:保了小家还要保大家中国社会的富人普遍缺乏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他们舍得花大钱为自己孩子买保险,却吝啬为社会做贡献。殊不知,保险买得再多,社会一动乱,什么都没有用了。一些自诩为精英的人士要做好爸爸妈妈,还要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点我们要向西方社会学习。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