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保险机构数万亿元险资该如何应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5 18:14
人浏览
前四个月1.52%的平均收益率让保险资金未来数月压力陡增。一方面,未来几个季度股市行情难现曙光,投资渠道依然有限;另一方面,持续攀升的保费收入,让保险机构配置压力不断加大。数万亿元险资该如何应对?

  保监会相关部门近期召开险企高管闭门会议讨论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意在给险资提供自由施展空间,为险资松绑,调高险资入市比例。如权益类股票和基金投资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资产的20%拟上调为25%,将放宽港股与债券投资政策,降低债权计划投资门槛等。

  据某接近保监会人士透露,上述调整方案不日将出台,这份方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拓宽险资投资渠道,更是险资监管方式酝酿突破的前奏。此方案出台后,保险资金运用的纲领性文件也会随后出台。保监会数据显示,前4月,保险资金银行存款今年首度出现负增长,较前3月减少134.48亿元,同时,投资额较前3月增加了298.9亿元。4月份,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1113.8亿元,原保费赔付支出241.8亿元,业务及管理费114.3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前4月保险资金投资为2.8万亿元,资产总额已飙至4.3万亿元。

  在本次投资政策调整中,债券方面,有担保债券信用评级从AA调整为A,总额不再限制,保险公司可自主确定;而无担保债券在之前放开后,品种增加了境外的部分,包括了恒生成分指数股、H股、红筹股以及大型国企在香港公开发行的债券。

  此外,保监会还在酝酿《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作为险资运用的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据透露,监管部门内部就基本原则、框架、涵盖范围等重大方面尚存在原则性分歧。

  但可以确定的是,监管部门的管理思路将以提高险资利用效率为基准。以险资参与公租房建设为例,此前住建部表示,将探索允许保险资金、信托资金等参与公租房建设。但据保监会有关人士透露,保监会已向住建部回函,要求将保险资金从中删去。理由是保险机构作为商业运营机构,是以取得风险可控下的收益为主要责任,而公租房建设是准公共品,赢利状况不确定,保险资金不适宜介入。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