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法院审理保险案件特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4 05:08
人浏览
通过阅卷分析,全市审理保险案件有如下特点:1、判决多调解少。基层法院审结28件,判决 21件,占结案总数的75%,调解和撤诉7件,占25%;二审法院审结7件,其中6件判决,1件裁定发回,判决占结案总数的80%。2、适用普通程序多,适用简易程序少。基层法院适用普通程18件,适用简易程序10件,分别占64%,36%。3、案件类型多样化。涉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的10件。财产保险合同纠纷17件,其中涉及盗抢险种2件,涉及因投保车辆发生火灾引发诉讼2件,涉及家庭财产保险2件,涉及财产保险合同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座位险、车辆损失险单独财险纠纷11件。人身保险纠纷8 件,其中健康终身保险3件,以死亡、以重大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医疗责任保险1件,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3件,个人意外伤害险1件。4、保险人承担责任多。一、二审法院审结案件36件,判决和调解由保险公司承担赔付责任的32件,占案件总数的91.4%,不赔付的3件,占案件总数的8.6%。5、各法院案件类型分布不均衡。平川区法院涉及第三者责任险在交通事故中赔偿居多,盗抢险赔偿居多,审结的9件案件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险7件,盗抢险2件。靖远法院审结6件案件,涉及人身保险3件,占案件总数的50%。会宁法院审结涉及家庭财产保险案件2件,占案件总数的2/3。总体感觉全市法院工作:一是能够准确把握保险法基本原则。通过阅卷发现两级法院能够准确运用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和损失补偿原则。二是能够准确把握投保人和保险人告知义务。未如实告知和未作明确说明的,对保险合同的效力一般认定无效。三是能够准确把握赔付范围和标准。基本上做到在合同约定的赔付额度范围内判决或调解赔付。四是能够严格审查免责条款。对合同免责条款有争议的,按照保险法第三十一条异议条款处理。五是能够准确把握保险合同的变更解除。尤其是保险标的转让后合同变更解除,法律责任的承担把握的比较严格。六是能够准确把握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特有区别。在涉及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标的、保险金额、赔偿金额、赔偿原则等方面严格执行保险法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合同相关条款。七是能够准确把握诉讼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交通肇事第三者责任保险纠纷,都能够按照保险法、民诉法有关规定,准确罗列当事人,准确判决或调解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

存在问题

工作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身份确认把握不准。主要表现在:1、人身保险合同。公司企业作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但保费为职工交纳,谁具有保险利益,有些法院列公司企业为被保险人,因为公司企业为保险合同相对方,保费为公司企业向职工统筹以公司企业名义交付保险人。故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均为公司企业。有些法院认为职工个人享有保险利益,被保险人为职工个人。因为尽管职工个人并未与保险人订立合同,但职工实际交纳保费,保险合同履行主体为职工个人,发生保险事故,职工个人应当拥有保险利益,因此,公司企业只是订立合同主体,并没有实际履行合同规定的交付保费义务,职工个人实际履行合同、交付保费,为实质意义上的被保险人。2、挂靠车辆保险合同。挂靠单位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但有车主直接向保险人交付保费,被保险人为车主的,有车主将保费交付挂靠单位,挂靠单位以自己名义如数转交保险人,合同被保险人为挂靠单位的。个别法院有认定被保险人为车主,也有认定被保险人为挂靠单位的,做法不一。认为车主是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向车主赔付的理由是:车主实际支配使用车辆,保费实际为车主交纳,车主享有保险利益,故车主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认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均为挂靠单位,保险人应向挂靠单位赔付理由是:挂靠单位与保险公司订立合同,合同被保险人为挂靠单位,尽管车主实际交付保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但车主并非直接向保险人交付保费,而是通过挂靠单位以挂靠单位名义间接交付,依照保险合同车主非保险合同相对方,故车主不能作为被保险人受偿。3、涉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投保人被保险人为原车主,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在保险期限内,原车主将车辆转让他人,车辆转让未经保险人同意发生保险事故,是原车主作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主张赔付还是新车主以被保险人名义向保险人主张赔付。有些法院以车辆转让未经保险人同意故被保险人仍为原车主,新车主请求理赔因非保险合同相对方和当事人驳回新车主请求。有些法院以新车主实际交付保费,控制支配车辆,享有保险利益,新车主为被保险人,支持新车主请求。4、按揭贷款保险。有些法院以售车方享有车辆所有权且保单为保险人与售车方订立为由,认为投保人被保险人为售车方,驳回车主索赔。有些法院以车辆为车主实际支配控制,尽管保单为售车方与保险人订立,但保费为车主实际交纳,车主为保险合同履行主体,售车方只是订立保险合同相对方,而非合同履行相对方,被保险人应为合同履行主体,故支持车主作为被保险人的索赔权。综上问题出现,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签订保单时告知义务没有做到,使保险人不了解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身份背景。是个别法院对保险法第12条保险利益条款认识不透。对合同订立和合同履行分辩不清。二是对险种适用主体范围认识把握不准。如白银区法院对车辆座位险是否包含车辆乘务人员,对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认识与二审存在歧义。该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特别声明不含乘务人员,投保座位险种为乘客险,区法院支持乘务人员因保险事故发生按座位险赔偿的请求,二审依据保险条款特别声明认为乘务人员未包含在乘客险之中,且保险合同条款第25条规定,旅客不包括驾驶人员和乘务人员。故二审未支持乘务人员属乘客险由保险人赔付的诉讼请求。有些保险公司对乘务人员和司机按照投保人要求设定座位险,有些保险公司保险合同未设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设定的应包含在座位险之中,司乘人员索赔的应予支持。未设定的,司乘人员要求理赔不予支持。因此一要看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否在投保时明确告知,有无保险条款记载和特别声明条款说明。二要看保险条款如何界定险种的适用主体、范围,是乘客险还是座位险,座位险是否含司乘人员。三是对保险事故发生免除保险责任的情形把握不准。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疾病死亡和意外伤亡的认识把握不准。因为疾病死亡不属意外伤亡,属于免除保险责任情形,是疾病死亡还是意外伤亡,这就要看医院或公安部门出具的结论,以此为关键证据依据从中分析属疾病死亡还是意外伤亡。在家庭财产保险合同中将违章建筑物列入保险财产,订立保险合同,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因系违章建筑拒赔,会宁法院认为保险人未将违章建筑物不能投保未明确提示,应予理赔。违章建筑物能否成为保险标的,属投保人告知义务还是保险人释明义务,认识上还要准确把握。对家用电器保险属意外伤害或者他人损害要有鉴定机构证明,或者按照保险条款规定明显属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使用操作错误可以免除保险责任,但要有充分证据证明赔付或拒赔的理由。个别法院在是否免除保险责任证据依据上扣的不紧,没有鉴定机构证明,也没有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使用操作错误的充分证据,也没有意外损害相关证据,裁决赔付或者不赔证据比较缺失。在车辆保险纠纷中,涉及车辆盗抢、火灾、雪灾等因素引发的损失,要有公安、消防和保险部门勘查鉴定结论作为是否免除保险责任,是否理赔依据。涉及第三者责任险或者座位险、车辆损失险也要由公安交警部门认定事故原因责任依据,综合其他证据判断是否免除保险责任。但是在上述保险纠纷中,个别法院证明责任分配、证据采信、证据证明力强弱等方面裁判说理依据不充分,导致事实认定不当,处理不当,没有从投保人告知义务和证明责任等方面,扣紧保险合同,扣紧证据,扣紧法条。四是对理赔的范围认识把握不准。发生保险事故后,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在理赔范围上有争议,主要集中在给付保险金的数额,车辆和其他财产维修的范围,是全损还是部分损失,车辆施救费、精神抚慰金等是否纳入理赔范围。一些法院对保险合同条款认识不清,对保险法内容认识不清,对保险法财产赔付原则认识不清,存在少判或者多判保险损失的问题,超出了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赔付的范围。五是对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认识把握不准。没有把握好保险法17条规定投保人故意或有重大过失隐瞒投保人、被保险人真实情况和保险标的真实情况,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索赔权不成立这一重大原则。比如投保人车辆实际价值与保险金额不一致,保险人未细审查,即订立保单,发生保险事故致车受损,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尽如实告知义务主张按实际价值理赔。个别法院驳回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按保险金额索赔的请求,认为应根据保险法第四十条规定,保险金额超过了保险价值,超过部分无效。而景泰法院在一起案件中支持了车主的请求。车辆实际价值投保时为2万元,而合同保险金额为9万元,投保人未明确告知,保险人以车辆投保时实际价值小于保险金额,认为投保人隐瞒真实情况,存在重大过失,故主张应按投保时实际价值赔付或者按出险时实际价值赔付,该院认为保险合同约定保险金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保险金额与投保财产实际价值不符系保险人说明审查义务,缔约过失属保险人,而非投保人未尽告知义务存在重大过失,故未支持保险人抗辩主张,判决由保险人按保险金额赔付。六是对保险人说明义务认识把握不准。尤其是免责条款是否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尽到说明义务,司法实践做法不一。有的法院认为只要保险人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保险条款投保人被保险人签收,既视为尽到说明义务。有的法院认为不仅要送达保险条款,更重要对免责条款保险人要有证据作出说明,比如问卷调查表,或者免责条款在保险条款中属显要位置,粗体字显示,或者就免责条款有问询笔录,才视为尽了说明义务,否则即使在保单中有免责特别提示条款,但也以无证据证明尽到说明义务,而引用保险法18条、31条,合同法41条作出有利于投保人解释。七是对未足额交付保费发生保险事故是否全额理赔认识把握不准。在机动车保单载明的保费与实际交付的保费不一致,实际交付保费小于机动车保单载明保费时,保险人以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五条第十项规定拒绝理赔。大多数法院确认保险合同生效,未足额交付保费属合同部分未履行性质,而非免除赔偿责任法定情形,机动车辆保险条款属保监会所定规章,依据最高院《合同法》解释(—)第四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不能作为确认合同无效的依据,该规章或者说格式合同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未作明确说明即不具有约束力,保险人没有说明的确切证据即应判决保险人支付合同约定的保险金,保险人如提起反诉应裁决投保人被保险人支付所欠保费履行保险合同,如未提起反诉,只是抗辩,保险人抗辩拒绝赔付理由不能成立。但是案件处理认识上还存在分歧,个别法院认为保险合同尽管有效,但由于投保人足额交付保费属合同先履行义务。未足额交付保费,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拒赔抗辩权,该抗辩权符合合同法第六十七条先履行抗辩权情形,且保险条款双方当事人合意一致,订立合同时投保人被保险人又未提出异议。故保险人拒赔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合同要求,应予支持。八是对无证驾驶,驾驶证与准驾车型不一致,驾驶员酒后驾车,驾驶员肇事逃逸等情形是否承担保险责任认识把握不准。有的法院根据机动车辆保险条款第五条规定,即没有驾驶证,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酒后驾车,肇事逃逸,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认为上述情形只要保险人有证据证实,保险人就不负赔偿责任。有的法院认为只要是车主允许驾驶,驾驶证尽管与保险车辆型号、车型不同,保险人也应予赔偿。至于酒后驾车或有肇事逃逸属于车管部门行政管理、行政处罚职能范围,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被保险人对于事故的发生是有过错的,但这种过错并非属保险人免除保险责任的法定情形,也不符合保险合同属合同法规定的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归责范围。故保险人应予赔付。尤其是商业保险,保险人更不能以此拒绝赔付。如会宁法院对驾驶证、行驶证与投保车辆不一致,且司机肇事后逃逸判决保险人在第三者责任险限额内向受害人赔付。九是对保险合同的效力认识把握不准。(1)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合同,被保险人同意并在投保单签名的书面证据没有,但投保人系被保险人子女,有其他子女证明被保险人同意为其投保,保险合同效力如何认定。靖远县法院认定该合同有效,尽管没有被保险人书面同意证据,但有保险代理人问卷调查表和其他成年子女证实被保险人不识字,投保人投保行为系被保险人真实意思表示,故认定有效。而保险法56条规定被保险人要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如何认识把握书面同意,是保险合同被保险人亲自签字认可,还是被保险人子女代签,保险代理人征求被保险人同意也视为书面同意,司法实践和保险实践需要进一步认识明确。(2)保险法40条2款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但是保险人继续按新车购置价确定保费、确定保险金额,而不是按投保时车辆实际价值确定保费、确定保险金额,发生保险事故,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要求按保险金额索赔,对合同效力认识,个别法院就把握不准。景泰法院对2001年购车,2006年投保时价值只有2万元车辆,保险人按新车购置价确定保费,投保人如数交付保费,双方确定保险金额9万元,发生保险事故致车全损,保险人按投保实际价值赔付,而车主要求保险人按9万元赔付,一审据此认定合同有效,按保险金额判保险人赔付9万元。这种判付结果不能体现财产保险的损失补偿原则,也不符合保险法第40条规定。[pag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