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游客景区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旅游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7-28 14:35
人浏览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边游玩边伴随着旅游风险,游客应该怎么控制旅游风险?景区又该怎么做?保险公司针对旅游风险要怎么做风险管控?下面法律快车小编跟随大家一起看。

  游客

  在参加旅游活动之前,应当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价,如果属于“老弱病残孕”情形,应当提早安排成年家属陪同。进入景区,应当遵守景区的安全规定,遵循景区设置的安全提示牌进行游览。不要擅自到禁止游客逗留的区域逗留,更不要到设置“禁止游客通行”提示牌的地方进行活动。

  从游客自身的风险角度看,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年龄、身体状况,对自身的风险进行综合评断。到不同的景区去游玩,要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去大海游玩,就要防范溺水的风险;到山区游玩就要防范山石滚落的风险。如果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游客本人和家人也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景区

  景区给游客提供服务,首先应当安全第一。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示到位。景区应当结合实际,在指定路段、区域和时段,适度设置提示牌。二是设施到位。对禁止游客逗留和通行的路段,在设置提示牌的基础上,有必要通过砌墙、装门等手段进行有效阻隔。三是监控到位。在禁止游客逗留和通行的路段,景区不妨增加安装监控,一方面厘清责任,另一方面提高服务游客的能力。四是服务到位。游客发生伤亡事故后,景区首先应当积极组织救援,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其实,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大山游玩,落石、落水等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挺高的。对于出现的落石落水事件,景区想要证明自身经营不存在违规问题、责任在于游客自身,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视频资料。同样,对于进行事故原因调查的公安和旅游主管等机构来说,支持调查结论的最有力证据也是视频资料。结合“4·19”落石砸人案例来说,景区如果将落石原因归结为猴子蹬石导致,无非需要提供视频资料和人证;如果将原因归结为游客进入禁止逗留或者进入的区域,同样需要提供视频资料。从景区自身管理来说,如果感觉安装监控设备投资过大,就要多砌围墙、多装护栏。如果既不想安装监控,也不想设置提示牌,也不想安装安全护栏、砌围墙等,那么就可能需要为粗放的经营行为买单。结合本文列举的案例一至案例四,景区单位可以尝试提供安全头盔;案例五、案例六,景区应当在游泳场所设置浅水区、深水区标志,提供足够的救生圈等设备;案例七,景区应当配置医务人员,能够提供简单的医疗。

  防范、化解游客面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把保险当成一种补充机制,要借助而不是依赖。在投保相关责任保险的过程中,应当主动、如实告知风险隐患;在投保之后,要配合保险公司对风险隐患的勘查,要按照保险公司的整改建议,积极落实改正工作;游客出现险情之后,在积极营救的同时,对于景区的责任不推诿、不包揽。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作为专业的经营风险的机构,一定要体现专业的精神和能力。保险公司要发挥行业特长,对各个行业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防范和化解,对于投保的旅行社和景区经营进行培训,进行风险隐患的勘查。对于发现的隐患,应当下发整改建议书。

  在实务中之所以发生保险理赔分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由于保险人、保险消费者之间和保险公司、合同纠纷处理机构人民法院的认定之间对保险合同的理解偏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为了消除保险合同的理解偏差隐患,建议在保险合同的制定中,在保险合同现有的制定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吸纳法官、律师、安全监管、旅游主管部门等多方主体的意见,充分利用现有的大数据手段,提高保险合同的规范化、通俗化,尽量减少理解分歧,为化解合同纠纷奠定基础。

  (本文整理自中国保险报)

  (责任编辑:汤先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