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车辆保险诈骗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2 08:31
人浏览

 如果问司机,开车的时候,最担心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就是怕发生交通事故,遇到车祸。可是,在江苏徐州,却偏偏有一辆红色的桑塔纳出租车接二连三地撞上了这种倒霉的事。

深夜,一辆徐州牌照的红色桑塔纳出租汽车发生单方交通事故,撞向一棵大树。按照保险公司和客户投保时的约定,这种事故属于单方交通事故,不需要报警,现场定损后,这辆苏CE1083出租车很快就得到了赔偿。可是,这种倒霉的事情,才仅仅是个开始,不久,在这辆车上又发生了事故,与另一车在行驶的路上迎面相撞。倒霉的事还没完,这以后,这辆牌照为苏CE1083的出租车又发生了好几起交通事故,不是撞树、撞栏杆,就是和别的什么车相撞、追尾,平均一个月发生一次,从事故现场的情况看,车的确撞了,也损坏了,赔偿的金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从几千到一、二万不等。是这个司机有问题呢?还是运气实在太差?就在大家感慨的时候,保险公司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

这个电话自称是一个出租车司机,要举报一件事情,前一天晚上几个出租车司机一起喝酒。其中有一个司机说,他很有本事,制造了多起事故,今年以来,已经从保险公司拿到了五到六万的赔款。还说了一个车牌号—苏CE1083桑塔纳出租车。

按到这个匿名电话以后,工作人员赶紧向公司作了汇报,太平洋保险公司理赔监察部门立即展开调查,调出了2002年到2003年的案件,发现牌照为苏CE1083的出租汽车在几个月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就有9起,平均每月一起,事故如此频繁,让人不得不产生了怀疑,特别是其中有一撞伤行人的车祸,问题更加突出:肇事车驾驶员和行人之间的关系有点蹊跷,司机撞伤的是同事的父亲,而查过病历之后,发现了更多的疑点,说是被车撞成了脑溢血,但是病历上没有相关外伤的记录,而且用于治疗的药又不是治疗脑溢血的,这种情况让保险公司更加产生了怀疑,难道这起车祸是假的?难道这辆车在骗保?虽然,事发当时保险公司依据交警的责任认定,已经赔付了一万多块钱,但是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于是,保险公司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

徐州市泉山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的牛永刚找到那个被撞的人李某,李某叙述是在小区内被一辆出租车蹭了一下,当时没有任何反应,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感觉到头部有点儿晕,被邻居送到医院。而这与当时提供给保险公司的事故叙述上,完全不一致。那上面司机所写的事故经过是在下午三点钟把当事人撞倒之后,立刻开车送到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事情的叙述上,出租车司机与受伤者,各说各的,完全不一样,同时,牌照为苏CE1083的出租汽车,在徐州其他保险公司也上过保险,而且发生车祸的次数也很多,一年中备案的车祸高达十几起,其中有些疑点很多,警方怀疑司机于某有骗取保险金的重大嫌疑。 [page]

面对警方的询问,一开始,于某对所有问题都说不知道,但是,无论他怎么否认,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他始终无法解释,那就是一年中为什么会出十几起事故。像这样的理赔,从事故处理,到理赔结束到维修结束,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像他这样十几起车祸,一年所有在路上运营的时间,加起来不会超过一个月。

在警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面前,司机于某再也扛不住了,5个多小时后,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最终承认,他们是一伙人共同作案,苏CE1083这辆出租车发生的车祸,都是他们故意制造的假车祸,而且他们一伙人还利用了别的车,制造了其他多起假车祸。

随后,刘某、曾伟等7名团伙成员先后落网,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所谓“车祸公司”的内幕终于被揭开了。

据警方调查,这个犯罪团伙是由一些出租汽车司机、汽车修理厂工人和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组成,他们之间不是亲戚、朋友,就是同事、邻居,这帮人凑在一起,以内部开设的汽车修理厂为据点,专门制造假“车祸”,骗取保险金。在徐州,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公司等几大公司都成了他们猎取的目标。那么,这个被警方称作“车祸公司”的团伙,如何制造一起起假车祸的?

据这伙供诉,每一起撞车事故都是真实的,只不过这些车祸都是人为制造的,目的是为了骗取保险金,他们利用保险公司对于赔偿金在一、两万元以下的保险事故,理赔手续简单,程序较少的特点,把假车祸的目标锁定在小事故的范围内。

怎样才能控制事故的大小呢?这伙人在汽车的类型和碰撞的部位上动起了脑子。

骗保手段之一:

选择汽车类型和碰撞的部位

选择旧车,赔偿金就不会太高,能控制在两万元的范围内,但是,在两万元的范围内,具体金额又该多少呢?关键的是汽车的碰撞部位,经过反复实验,这伙人把碰撞的部位选定在汽车的左前部。就是发动机的那个部位,主要是把发动机、水箱和散热器那块撞坏,这个部位一来对驾驶员的生命没有危险,危害小,二来上面有点值钱的东西,能估上价。

虽然绞尽脑汁、煞费心机,可是假车祸也有效果不好的情况,有时,他们还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撞了以后,在显得不大真的情况下,还会再撞一下。

既然是假车祸,那么就得有假现场,假车祸现场,怎么才能瞒天过海呢?凭着对当地道路交通非常熟悉的特点,这伙人精心策划作案的时间、地点。

骗保手段之二:

策划作案的时间地点

做贼心虚,一般都选择比较偏僻的地方,不敢在闹市,在作案的时间上又是晚上22点到24点之间,人员比较稀少,在这个时间段作案,很少有人能看到。 [page]

假车祸虽然制造出来了,但是这伙人的目的还没达到。为了保证所有假车祸得到预期的赔偿金,该团伙内部还有明确的分工,有设计的、撞车的,假装被撞的、报案的、维修的、跑保险公司的,各有其人,各负其责。

骗保手段之三:

内部分工明确专业化运作

如一个事先设计好的程序一样,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专人专管,环环相扣,有详细分工。每起事故之前,专人负责协商,作案之前画好路线,事先踩点,谁负责开车,谁负责在事故现场望风,整个团伙俨然就是一个专业化的车祸公司。而因为是专人开的修理厂,最终上哪个修理厂,就越是心照不宣的事儿了。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期同汽车打交道,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很精通,制造出的假车祸就跟导演好的电影一样。由于事先策划好的,这伙人在汽车零配件上早就作了手脚,甚至用废旧的零配件来替代,这样维修成本低。车祸一旦制造完,保险公司定损后,他们就将汽车拉回自己开的修理厂维修,无论花多少钱,花没花钱,都按保险公司的定损价格来报销,中间的巨额差价就落入了他们的腰包。

于某说,他驾驶的苏CE1083这辆出租车一年中骗了十来万元。但是,这只是这个车祸公司的“冰山一角”,据初步统计,从2002年开始,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这伙人还在徐州其他保险公司疯狂作案,制造的假车祸有40多起,骗取的保险金有好几十万元。那么大规模、长时间的作案,为什么没有一个假车祸被识破?

原来这伙人制造的假车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单方保险事故,这种事故,理赔手续简单,程序少,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甚至不到现场,司机只要拿到一张自己单位的出险证明,就可以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犯罪团伙成员介绍,有的理赔人员到现场以后,根本就不问,他们怎么说,理赔人员就相信,甚至有的理赔人员根本就不到现场,还有保险公司没有自己理赔人员,就让勘查专业人员或评估人员到现场,而这些人对现场造成的交通事故专业性的知识太少了,明明做的是假事故,一点也看不出来。所以就一次比一次胆大了。

以内行对外行,保险公司很被动,但是,同一个车同时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这种不正常的行为难道保险公司就没有产生丝毫怀疑吗?一家保险公司没发现,难道其他保险公司也没发现?

保险公司之间由于存在竞争关系,有关客户的信息都是保密的,没有信息共享。即便发生骗保的事,保险公司也只会内部建立黑名单,在各家公司之间也是保密的。这伙人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2005年4月8日,当地公诉机关以这伙人涉嫌保险诈骗为由,向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05年5月18日,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依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一审判决:7名被告犯保险诈骗罪罪名成立,被告人刘某、于某等人分别被处以五年零六个月至半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至两万元,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page]

从一辆出租汽车上,竟然揪出了一个专门制造假车祸的车祸公司,这个结果让徐州保险业界震惊不小。

目前,徐州市的各家保险公司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对策。严格执行理赔程序,必须有交警的事故认定证明;加强理赔外勤人员的第一现场查勘率;加大对理赔人员的工作技能,专业技能以及查看定损方面知识培训力度,提高理赔人员的综合素质;协商建立有关的共享信息平台,把不良记录的车列入“黑名单”,并将名 单共享。

机动车车辆保险在保险行业中一直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对于这块诱人的蛋糕,保险公司除了争夺保单之外,还应该更多的思考它的风险和防范措施,对于这个案件,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视而不见。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