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医院骗保为何屡禁不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2 09:33
人浏览
病人本来不需要住院,见病人参加了医保,有利可图,就让其住院冶疗,这种怪象被称为“挂床住院”。近日,因被发现有9名病人“挂床住院”,长沙东雅医院被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本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长沙为数不少的医院将其视为增收创收的“摇钱树”,屡屡通过不法手段骗取医保金(7月8日《三湘都市报》)。

  2009年《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让笔者记忆深刻,讲的是广东省佛山顺德区伦教医院的职工,午休时是“病人”,上班后是护士;9天内,一名医生给自己开出19张处方;一名28岁的女职工在门诊被诊断为高血压,却开了退热贴(儿童装)500贴;在短短一个月内,伦教医院的499名职工就看了3000余次“病”,相当于每人每月看病6次……如此怪相,频发于伦教医院。经过调查,谜团渐渐揭开——伦教医院违反社保政策和医疗管理规定,动员本院职工、家属突击看病,冲高医院营业额和住院人数,以骗取更多的社保金额划拨。

  数据显示,近5年来涉嫌骗取医保基金的案件频频发生,大多都是数额达到几十万、上百万元的大案。近3年来,仅深圳市因“骗医保”被暂停或取消定点资格的单位占该市定点机构的6%。可见医院骗保现象之普遍和严重,医保制度缺陷和漏洞之巨大。这种漏洞主要表现在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不力和监管效果不佳,目前的支付方式也无法起到规范行为、控制不合理费用的目的。

  在笔者看来,有漏洞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却不采取措施弥补。我们无法理解的是,面对如此明显的制度漏洞,负有“堵漏”责任的有关部门,却长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堵住制度漏洞。每当有医院骗保事件发生,有关部门只对骗保医院简单处罚了事,而没有从制度的根源上去寻找问题和原因,治标不治本,这是导致医院骗保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对骗保医院处罚过轻有关。从现有的案例来看,医院骗保行为被发现后,医保部门能采取的最严厉措施是取消其医保定点医院资格。但骗保医院很多,真正摘牌的很少。笔者认为,医院骗保行为已构成了法律上的诈骗罪,如果对骗保的责任人追究诈骗刑事责任,看哪个医院还敢?因此,有必要从加大处罚和监督力度两个方面入手,防患于未然,才能解决医院骗保问题。

  当前,我国医改已确立了公益性的方向。在公益化的道路上,加大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成为各界的共识和医改的必然要求。但是,面对这样的骗局,面对这样巨大的制度漏洞,如果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堵住漏洞,国家投再多的钱也没用,只会落到那些违法者的口袋中。医院骗保是一个教训,也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出当前医保制度的不足,也照出医改道路之艰难。它说明,医改之路决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要想让医改成功,真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必须对现有的一些制度和医院的管理体制进行一番认真的审视,及时发现并堵上类似的漏洞,如此才能确保群众享受到医改的成果。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