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破产停缴社保不等于自动解约劳动关系,不被安置可上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4 23:16
人浏览

  韶关某公司破产后,清算组以“已向社保部门停缴社保”为依据,确认已解除与职工洪某的劳动关系,拒绝对其进行安置,结果被洪某告上法庭。

  洪某原是韶关市某公司的固定职工,1992年,企业效益不好,经理宣布职工不再上班,之后公司未再向职工发工资或生活费。2005年4月29日,该公司被裁定破产还债。清算组接管企业后,洪某发现安置职工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

  清算组查阅职工档案,找到了企业报停社保的减员表,上面注明:公司在1996年已停止为洪某缴交社会保险,表格上注明“自动离职”,之外没有其他材料。据此,清算组认为原公司已解除了与洪某的劳动关系,遂拒绝对洪某进行安置。

  难道停缴了社保金,就表示已解除劳动关系吗?洪某将清算组告至韶关市中级法院,请求判令清算组恢复其合法职工的身份,续办停止的社保关系,补缴从停保至公司被裁定破产时的社保金。并按公司安置职工的同等待遇进行安置。

  韶关市中级法院认为,某公司只凭向社保部门办理停止原告社保缴费手续的表格,就确认已解除与原告的劳动关系,这不符合《劳动法》第26、27、28条的规定。所以,原告仍然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是公司的职工。

  清算组接管公司后,认为原告自动离职而不予安置,缺乏事实依据。为此,原告要求确认其为公司的职工并对其在破产程序中进行安置,事实依据和法律理由均充分,予以支持。

  然而,原告还请求判决清算组为其补缴社保金等事项,因该请求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审理范围,不予审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