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广东:东莞养老保险3个月转出660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5 21:36
人浏览
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执行已有3个多月了,东莞市社保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10年1月至今东莞累计开出参保凭证7万余份,办理跨省转移476人,从转出的数量来看,转移不是很流畅。此外,为解决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体系带来的基金压力,东莞拟建立社保风险储备基金。

  跨省转移仍不太流畅

  今年1月1日起,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含农民工)跨省流动就业的,可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同时规定参保人员不得退保。根据规定,跨省转移须由原参保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参保缴费凭证。社保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4日至今东莞已累计开出参保凭证72679份,办理转出660人,其中省内转移184人,跨省转移476人。

  从转移的数据看到,虽然在东莞办理转出很方便,但是目前保险关系转移还不是很顺畅。社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新农保还未实现全面覆盖。去年6月国家决定自当年起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称“新农保”)试点。但是由于目前的新农保仅覆盖全国10%的地区,距离全面实施新农保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农民工户籍所在地若未开展养老保险,便无法接纳其养老保险关系。

  二是目前国家还未出台农民工参加的城镇职保与新农保衔接的具体方案。因此,造成参保人面对无法退保但回乡后也无法转移其原来的职保关系,进退两难。

  拟建社保风险储备基金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东莞已经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目标是“在保障原职保体制内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逐年有一定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到2020年将原农保体制内退休人员人均养老待遇由制度整合前的人均231元/月提升至人均781元/月”。

  根据测算,为保证该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内的参保缴费人数须保持在130万人以上。

  据介绍,根据初步的测算结果,在维持当期的养老金足额发放后,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的基金总额(含个账)到2020年仍有较大的结余额,但随着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的风险、退休人员的长寿风险,以及国家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和政策变化等,将给东莞的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增加一系列新的考验。

  对此,东莞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应对,比如“逐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对社保基金的投入力度、建立财政资金的长效投入机制、建立社会保险风险储备基金等等”。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方蕾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