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健康险:储蓄还是保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8 10:01
人浏览
  近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商业健康保险的法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医疗保险产品和疾病保险产品不得包含生存给付责任,同时中国保监会规定,“与《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不符的产品,自2007年1月1日起停止销售”。

  所谓生存给付责任是指被保险人生存至约定年龄或者约定的期限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给付被保险人一笔生存金,保险合同终止。也就是市场上一直在销售的返还型健康险。这一险种被通俗理解为“有病赔钱,无病还本”。每年缴纳一定额度的保额,如果到期没有发生理赔,那么保险公司会将你所有缴纳的保费返还给你。

  目前国内各主要保险公司都销售健康险产品,截至2005年底,各家公司报备健康险种796个,健康险全行业保费占整个人身险保费的1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表明,居民对健康保险的预期需求居人身保险业务首位。麦肯锡公司大胆预测,中国健康保险市场2008年以前有望达到1500亿~3000亿元人民币规模。保监会此次叫停返还型重疾险其主要原因是提高健康保险的专业化水平,让重疾险回归单纯的健康保障功能。

  一直以来,返还型重疾险以其“有病赔钱,无病返本”的储蓄功能受到市场青睐,重疾险保费目前占寿险市场份额的近40%。但实际上,返还型健康险并非免费午餐。从表面看,如果投保某返还型健康险,每年缴费1500元,10年到期没有理赔就可以获得1.5万元的返还,用户不过是10年内不能使用这1.5万元而已。但是成本不仅仅是你花掉的钱,也包括资金的时间成本。如果你每年1500元是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按照每年3%的税后利息来计算,那么10年后你可以拥有17711.69元。而购买返还型健康险仅能获得1.5万元,这中间2711.69元的差价就是你购买这个10年期健康险的真实成本。

  由于返还型健康险是强调保障的险种,其初衷与强调储蓄的寿险不同,所以购买时理应占用资金越少越好。从目前市面上现存的健康险看,返还型的明显比非返还型的缴费要多。以防癌险为例,某公司10年保障额10万元的返还型险种年缴费在1300多元,而另一公司一款非返还型年缴的防癌险,包含5万元首次诊断保险金,5万元死亡保险金/永久与完全残废保险金,2.5万元手术费用保险金再加75元的每日住院医疗保险金和50元的每日门诊医疗保险金,年缴费不过225元。而且后者的保障远远大于前者。

  有保险精算师估计,一款单纯的健康险每年缴纳费用应该只有返还型健康险年缴费额的30%。但有消费者会认为,虽然缴费少了,但前者是不返还的,付出去的钱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后者是返还的,显然更划算。

  还是以每年1500元保期10年的返还型产品为例,如果另外一款非返还型产品每年缴费按测算为前者30%即450元,那么每年可以将多余的1050元用于投资。购买返还型保险10年后可以获得1.5万元返还,但后者每年储蓄1050元,只需要6.39%的年回报率10年后就也能拥有1.5万元,如果你是投资高手,那么10年后拥有的资金自然远大于1.5万元。更何况,多余的钱用于投资还具有资金的便利性,随时可以挪作他用。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保险意识还不成熟,加之根深蒂固喜欢保本、返本的消费心态,使得消费型保险产品并不好销。”某寿险公司相关人士坦言。因此,目前保险公司均在开发新的产品,既保证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又能将返还型的特色延续下去。近日,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推出了《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实施后首款健康险产品——“康顺无忧重大疾病保障计划”。该产品采用了“两全保险+附加保险”的形式,虽然该组合中的健康险——重大疾病保险不再含有返本的承诺,但由于这款产品是一个“打包”产品,由一个两全主险和一个附加重疾险组合构成,同时两个产品实行了一套费率,而主险包括了满期金额给付的责任,因此客户依然可以“有病理赔,无病返本”。不仅能提供保障,在保户70岁时还可以得到满期保证金。

  保险专家建议,选购保险要因人而异,如果自身收入情况较好,且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可以选择带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功能的险种,如返还型健康险、分红险等;如果资金有限,或者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就没有必要买理财功能的保险:“毕竟,理财不是非要买保险,股市、基金等都是很好的投资渠道,对这部分人来说,买价格便宜、功能更单一的新健康险可能更好。”

  因人而异选险种

  新一轮“单身潮”下的单身贵族们,往往更关心的是进修、旅游或娱乐消费,因为个人可支配财产较多,所以可承受保险公司推出的价格较高的健康保险,特别是针对女性的健康险。另外,也可以适当地购买一些附加投资连结的保险或综合类险种。这些险种可满足个人更大的投资回报需求。但在购买此类具有投资色彩的险种时,应该注意既然是投资,也会有一定的风险性在里面,应该严格考察风险可能会出现在哪里。

  对于收入稳定的白领家庭来说,如果有生育计划,保障重点应侧重于生育保障。此外,鉴于近年来女性特有疾病的高发病率,也应考虑到这方面的医疗保障。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如果父母给孩子投保健康类保险,在选择重疾险时也要选择专为少儿设计的险种,比如白血病、细菌性脑脊髓膜炎等儿童的高发疾病,一般只有少儿重疾险产品才有。而为成人设计的重疾险,其中一些疾病并不常在儿童身上发生。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