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沈阳:医保欠费半年按日计缴滞纳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08 17:59
人浏览

  沈阳市医保中心推出的新政策,涉及324万参保市民。记者采访相关人士,帮您一一了解。

  医保欠费半年

  按日计缴2%。滞纳金

  灵活就业参保人员要注意了,2011年1月1日起,从欠缴医保费用的第7个月(含欠费当月)1日开始,将被计算欠费天数,按日征收2%的滞纳金。超过补缴本金40%的,按40%征收;滞纳金总额超过8000元的,按8000元征收。参保的低保户家庭成员、低保边缘户家庭成员、残疾人员及子女在学的单亲家庭中其具有监护权的父(或母)属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在补缴欠缴的医疗保险费时可免征滞纳金。

  帮您算账:以较为常见的按社平工资缴纳医保费的灵活就业人员为例,欠缴半年的医保费用为1714.2元,那么一日的滞纳金为1714.2×2%。=3.4284元,一个月为102.9元,所以提醒灵活就业人员不要忘记缴费,一则为了确保享受医疗保障,二则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滞纳金。

  大额医补报销费用

  个人垫付变为医院垫付

  为解决参保居民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后的大额医疗费用,沈阳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疗保险,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除外)城镇居民在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必须参加大额补充医疗保险。

  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费按每人每年38元缴纳,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同时征收。参保人员在自然年度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费累计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5.5万时,其超出部分符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由承担大额补充医疗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年度最高赔付限额为5万元。参保人员进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后,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待医疗终结后,由参保人员持相关材料向商业保险公司申请赔付。

  最新政策:为使参保居民减轻负担,就医便捷,从2011年1月1日起,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成年居民和老年居民持医保卡、医保证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由医院先行垫付,然后由保险公司与定点医院结算。这样就免去了由居民个人垫付、再申请赔付的麻烦。

  医保、生育保险

  申报提速一个月

  从明年3月开始,全市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业务的经办时间及申报流程也出现了变化,实现了“当月核定,当月缴费,次月享保障”,比原有流程提速1个月。

  从2011年3月起,全市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申报时间调整为每月1日-15日,遇节假日顺延。参保单位申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流程调整为当月办理当月的人员增减变动业务。

  外来打工者、农民工

  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目前,外埠人员中只有在沈阳市购买商品房的房主及其在同一户口簿上的配偶、双方父母和子女可以参加沈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从明年1月起,外地户籍来沈务工的灵活就业人员和打零工的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沈阳市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所需区(县、市)配套的财政补助资金由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的所在区(县、市)承担。

  四类人群

  医保待遇有变

  针对退休人员、新生儿等几类人群的医保待遇问题,沈阳市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在年底也进行了详细规定。

  退休人员

  从2011年1月1日起,凡符合条件办理退休手续的参保人员(含灵活就业人员),达到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25年,且在沈阳市实际缴费年限不低于5年,经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后,按照规定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随单位参保人员未达市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8%比例,一次性缴足基本医疗保险费,其费用全部纳入统筹基金,再按规定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重复参加保险者

  本着公平原则,参加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人员不得重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凡是参加沈阳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如果同时又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者参加了商业医疗保险、或者参加了其他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患病就医发生了医疗费用需要享受沈阳市医疗保险待遇时,必须凭病历复印件、医疗费用清单、医疗费用收据(需持未支付其他保险待遇的原始收据)等凭证,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方可支付医疗保险待遇,否则不予支付。

  18周岁人群

  满18周岁的非在校人群按成年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满18周岁的非在校人群按未成年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新生儿

  为了确保当年8月21日以后至12月31日期间的新生儿享受当年的医疗保险待遇,凡当年8月2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下一年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缴纳医疗保险费,在出生3个月内办理参保手续,同时补缴出生当年的医疗保险费者,提供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证明、出生证明、住院病志、医疗费收据、费用明细等相关材料,由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按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给予报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