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上海电梯责任险投保率不足5%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2-19 04:17
人浏览

  近期,包括北京地铁4号线在内,电梯故障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接连发生。正当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掀起电梯集体安检旋风的同时,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保险保障在电梯事故中的缺位。

  记者日前从保险公司获悉,仅上海地区的地铁、住宅、商场、剧院、场馆等公共场所,共有各类客货电梯、自动扶梯就超过10万台,但其中投保电梯责任险的电梯比例居然不足5%。

  电梯保险谁来 “埋单”

  电梯保险并不是一个新险种,大多数财产保险公司都提供类似风险保障。记者从人保财险官方网站产品目录了解到,在所有在售的财产保险产品中,有3种产品可以涵盖电梯故障引发的风险:电梯责任险、特种设备责任险、公众责任险。其中,电梯责任险的风险针对性最强。

  据悉,一部电梯每年维修保养费用动辄就要2、 3万元,而投保电梯责任险根据电梯的新旧程度、种类、速度和管理状况等价格有所差异,但平均每年的保险费只需几百元。可见,与前者不菲的支出相比,后者的投入显得微不足道。

  虽然保障对象总量达到10多万台电梯,但电梯责任险却仍面临少人问津的尴尬。由于电梯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都可以作为投保人购买电梯责任险,保险公司在进行市场开拓时,常常遭遇相互推诿的情况。

  据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相关人士介绍,以小区电梯为例,物业虽然收取了业主的物业管理费,但基于省钱考虑,在保证电梯定期维护保养的前提下,不会再愿意花钱购买责任保险,业主则更不可能为物业 “埋单”。当然,侥幸心理是电梯责任险缺位的最大原因。

  就目前看来,保险公司责任险市场开拓的力度不够,也是导致电梯责任险乏人问津的原因之一。正如上海一家商业楼宇物业管理部负责人所说: “现在听到最多的是公众责任险、物业责任险,至于电梯责任险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风险防范重于事后赔偿

  电梯意外事故的频发,还与电梯所有人、管理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关。于是,就有了现在发生事故之后,业主、厂家和维修保养单位相互扯皮,不愿承担事故责任的现象。最后,又是事故受伤者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在各责任单位之间来回奔波。

  美国法特瑞互助保险公司 .length==0) { oo = oo.previousSibling;}if(oo.nodeType==1 && oo.tagName.toLowerCase()=='p') { var span = document.createElement('span'); span.innerHTML =str; oo.appendChild(span); }}catch (e){}}})();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