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信托贷款类产品:银行理财市场的又一个“雷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6 15:20
人浏览

信托贷款类产品无论是对于宏观调控、理财市场,还是银行自身来说都存在较大风险。在风险控制日益成为管理层重点关注内容的背景下,如何规范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避免其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下一个"雷区",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必须重视的问题。

进入2010年,由于货币政策收紧信号的频繁亮起,商业银行又开始了信贷总量控制和如何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新一轮博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毫无悬念地成为银行博弈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银监会去年底的一纸新规将信贷类产品中的资产转让类产品"打入冷宫",因此,用于发放新增贷款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担起了银行满足企业客户贷款需求的"重任",发行量逐渐增多。

但是,有专家指出,信托贷款类产品无论是对于宏观调控、理财市场,还是银行自身来说都存在较大风险。在风险控制日益成为管理层重点关注内容的背景下,如何规范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避免其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下一个"雷区",成为包括银行在内的市场参与各方必须重视的问题。

信托贷款类产品发行占比上升

2009年末,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该政策出台的目的在于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和理财资金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避免银行借助理财产品来腾挪信贷资产。与此同时,还用于防止银行理财对宏观金融调控政策的干扰。

但是,这一政策所针对的仅仅是银行存量信贷资产,对于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公司贷款给企业客户的行为并没有禁止。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银信合作信贷资产类产品大幅度萎缩,但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增长。用益信托工作室的统计显示,2010年1月和2月银信合作信贷资产类信托产品发行分别为4个和10个,占比分别为1.65%和4.61%;但规范性政策出台前的2009年11月和12月,银信合作信贷资产类信托产品发行分别为302个和280个,占比分别为52.43%和44.3%,呈明显下降趋势。

数据同时显示,2010年1月银信合作信托贷款类产品发行76个,占比31.28%;2月受假期影响,银信合作信托贷款类产品发行有所下降,达到63个,占比29.03%。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规范性政策出台前,2009年12月,银信合作信托贷款类产品发行160个,占比25.32%;11月银信合作信托贷款类产品发行117个,占比20.31%。虽然2010年前两个月在数量上远不及2009年政策出台前的两个月,但占比却大大增加。

记者注意到,这种趋势在进入3月份之后体现得更为明显。据普益财富统计,从2010年3月26日至4月1日的一周内,共有16家商业银行发行了49款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量小幅增长。其中,有29款信贷类理财产品单独投资于信托贷款,占信贷资产类产品发行量的59.2%。

"在目前新增信贷受到监管层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为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信托贷款类产品还将继续保持相对较大的市场份额。"普益财富研究员介绍说。

调节贷款规模是主要动力

据了解,所谓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其实就是银行将理财资金投向信托计划,由信托公司进行运作,用于向各类机构或企业发放信托贷款。这类贷款其实就属于新增贷款,也是银信合作的一种模式。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