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打新”再现信托理财市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3-08 13:13
人浏览

股市震荡期仍需注意投资风险


  今年以来,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由于新股频频跌破发行价而导致收益大减、风险不断提高。在信托产品市场上,“打新”的身影越来越渺茫。而就在近日,山东信托推出一款拟投资新股申购及开放式证券基金的信托理财产品,这是自6、7月“打新”信托产品零发售以来,“打新”类信托产品再次出现在理财市场上。这是否预示着低谷期投资风险将显现释放可能性呢?投资者对于“打新”理财产品的未来收益预期又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打新”再现信托理财市场
  “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去年在理财市场一路高歌,成为收益之王,而时间转至今年,发行量却呈现出一路下滑的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今年一月的发行量在40只,此后便日趋稀少,从4月份的5只、5月份的2直到此后6、7月份零发行,“打新”类产品可谓是日渐西山。
  据了解,“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发行量日减,一方面是由于股票市场动荡引发打新产品遭受新股频频跌破发行价的致命打击,而致使其收益率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不足;另一方面还在于今年以来股市的震荡使得监管部门对于新股发行的监管力度加强,新股发行受到限制,新股本身的资源稀缺造成打新产品受到“无新可打”的影响。
  而近日山东信托推出一款拟投资新股申购及开放式证券基金的信托理财产品,这也是继“打新”类信托产品零发售以来首次再现理财市场。据相关分析认为,此举表明该公司认为市场低谷期投资风险已经充分释放。
  
  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更有信心
  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过去我以为信托理财产品都是收益固定、预期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是一种本息都有保证的投资选择,可买了‘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才知道原来固定收益也是有风险的。”据记者了解到,”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的风险仍然存在,由于打新类信托理财产品将资金的80%投资信托资产,另外20%用于打新股,对于股票市场有一定的依赖性,加之今年以来股票市场一直处于调整震荡阶段收益率本来就较低,若再遇新股破发套牢,则“打新”类信托有面临负收益现象。
  理财师提醒,除了负收益的风险以外,此类产品还需要注意两个风险:“一是流动性风险,如今市面上发售的信托类理财产品大多数是不能提前支取,必须持有到期,如投资者急需用钱就会带来不便,少数能提前支取的,也需要投资者付出高价手续费;二是此类产品的信用风险颇高,要选择有实力的担保银行。”
  据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股票、基金等理财工具表现不佳,近来不少投资者将目光聚向了最近在动荡市场上大热的信托、债券等理财产品,使得大量资金涌入信托市场,信托投资目前“热钱”过多,潜在风险也不小。而投资者对奥运过后的股市行情一向怀有转好预期,所以对于打新类理财产品今后的收益也将给予更多信心。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