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深圳银行房贷卡紧客户借消费贷款避新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8 11:44
人浏览

随着房贷新政的实施,各家银行普遍将房贷闸门收紧。但近日,深圳部分银行与客户找到了另一种途径来规避新政———利用此前银行推出的“免抵押信用贷款”等个人贷款、消费贷款渠道,从而成功获得房贷。深圳部分银行表示,近期他们已经发现了部分此类案例,并采取紧急措施来弥补相关的漏洞进行卡紧。

消费贷款有空可钻

根据相关部门规定,消费贷款严禁用于房贷等途径。但部分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随着深圳市场的房贷政策日益收紧,部分客户与银行“心照不宣”地将目光瞄准了消费贷款。据介绍,这种做法的操作途径是客户持自己的收入证明及相关身份证件向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审核通过后向客户放款,而客户就可以拿这笔钱用于购房。变相申请消费贷款的另一种方式是以自己的房产红本等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消费贷款。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场的消费贷款一般可贷到5至10万元,最高甚至可达100万元。

由于消费贷款是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房贷之外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贷款,因此客户需要向银行提交有贷款方向的相关证明。与普通房贷不同,银行放款时消费贷款这笔钱不是直接放给客户,而是放给客户购买汽车的厂家等。但一家银行个贷部经理向记者透露,客户完全可以与厂商提前沟通好,将这笔钱返回给客户使用,厂商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位经理承认,银行仅能凭客户出具的相关文件证明来发放消费贷款,但客户拿到这笔钱后如何使用银行很难监管。

银行开始加强审核

记者向多家银行了解到,近年来各家银行都陆续推出了消费贷款这一业务,包括外资银行在内都在争夺房贷业务之后的又一块大蛋糕。而从操作层面上来讲,也的确存在着市民可通过申请消费贷款来购房的漏洞。针对出现的这一问题,部分银行也开始行动,加强审核审批。此前有媒体称平安银行推出的无担保贷款产品“新一贷”信用贷款被利用,对此平安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对于这一情况银行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审批,进一步规范信贷业务员的行为,并对客户提交的证明材料等加强审查。同时,平安银行也表示,对于这一产品的用途已明确界定,房贷绝对不属于个人信用贷款范畴,并要求工作人员向客户主动说明。

借道消费贷款风险大不划算

“利用消费贷款来购房,即使能够成功申请下来,客户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深圳一家银行业务经理向记者分析,目前各银行推出的消费贷款主要针对21-55周岁的上班族,而在收入上也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基本上是税前月收入4000以上,并在现单位工作满6个月。平安银行相关人士介绍,符合条件的客户可以申请到4万-30万元的免担保免抵押的贷款。而另一家国有银行则表示,可以贷到50万元左右。

但在申请到贷款后,客户也将背上沉重的还款压力。一位个贷经理表示,由于消费贷款并没有抵押物,银行的贷款风险比有抵押物要大得多,因此贷款利率也要高很多。目前大多银行规定首套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的8.5折,第二套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消费贷款的利率则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到20%,而外资银行则多在20%以上,而且因人而异,甚至会上浮更高。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提醒,借道消费贷款这种方式非常不划算,而且风险也比较大,甚至会导致客户资金断裂。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