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版房贷压力测试趋向严格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8 14:42
人浏览

继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4月19日在2011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表示“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新一轮压力测试”之后,22日,银监会在发给各大媒体的短信中进一步称,与前一轮测试相比,本轮压力测试情景假设更为细致。从已经透露出的方案来看,新版房贷压力测试不仅增加了住房成交面积变动指标,还提高了假设房价下跌情况的轻、中、重三种情况标准,而且明确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七大城市列为房贷高风险地区。

而在不久前陆续公布的上市银行2010年年报中,不少银行均表示今年将控制房地产信贷规模。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银行是否紧缩房贷发放主要是出于资金面的考虑,至于银监会会不会进一步紧缩房地产信贷政策,则要看此轮压力测试的结果。

另据了解,此轮房贷压力测试4月初就开始在各银行陆续展开。

不代表调控政策会出现变化

虽然业内人士纷纷强调“无需担忧”,但来势如此凶猛的房贷压力测试还是让人有点心里没底儿。

记者了解到,新一轮房地产压力测试增加了住房成交面积下降等假设情形,并提高了房价下降的轻、中、重三种情况的标准。这三种情形分别是:房价平均下跌30%、利率上调27个基点;房价下跌40%、利率上调54个基点;房价下跌50%、利率上调108个基点的情况。

而银监会去年5月开展的房贷压力测试所设置的情形是,全国房地产价格平均分别下跌10%、20%和30%。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曾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压力测试表明,房地产调控对银行形成坏账压力的底线数字是30%。

郭田勇表示,压力测试是银监会监管房贷质量的一个手段,标准趋严反映监管部门对于房地产风险采取了更审慎的态度,至于银监会是否会出台进一步紧缩房地产信贷的政策,还要看此轮压力测试的结果。

但银监会有关负责人22日表示,压力测试情景假设是对未来某种极端情况的假定,不代表银监会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也不代表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出现的变动。

另据了解,这一轮房贷压力测试还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南京等7大城市列为房贷高风险地区,需按照房价较大幅度下跌的条件测算房地产贷款受冲击的情况。

南京证券研报称,房地产压力测试属于银行业例行工作,进行压力测试并不意味着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坏账的发生,市场无需对今年的压力测试产生消极反应。

此前银行业曾多次进行压力测试。而从相关银行公布的情况来看,假设房价下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并不大。以交通银行(601328)为例,该行去年5月第一轮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房价下跌30%,开发贷不良率增加1.2%,个人按揭不良率提高0.9%。去年8月第二轮测试在房价下跌50%的极端情况下,其开发贷不良率上升约1.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约1.2个百分点。

银行表现淡定

虽然房贷压力测试标准趋严,但各大银行表现仍然淡定。

工、农、中、建四大行高层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均表示,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较低,整体质量可控。中信银行(601998)行长陈小宪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压力测试只是对未来可能发生情况的想象,并不表明现在房地产类贷款真的那么糟糕,而且这类贷款不存在非常大的风险问题。他还表示,中信银行目前没有房地产风险压力,房地产类贷款不良率低于股份制银行平均水平。

2010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银行总体房地产开发贷款部分占比是有所上升的,幅度为0.3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上升最多的是中信银行(上升1.80个百分点)、浦发银行(600000)(上升1.47个百分点)和华夏银行(600015)(上升1.20个百分点)。占比下降的仅两家,分别是建设银行(601939)(下降0.33个百分点)和深发展(下降0.94个百分点)。但从不良率数据来看,除了兴业银行(601166)(增加了0.02个百分点)和深发展(增加了0.35个百分点)的房地产开发贷不良率有小幅增长,其余均为下降。

南京证券分析师张文刚表示,可见在去年房地产新政频出的监管环境下,房地产部分的贷款质量并未受到太多的负面影响。今年宏观监管政策的重心将放在控制通胀方面,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将不如去年,因此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贷质量恶化的可能性较小。

不过,某商业银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监管层对房贷风险的一再提示,银行可能会适当降低房贷业务的比重,对于房贷的发放将会更加审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