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警惕二手房交易中中介吃差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9 02:44
人浏览

警惕二手房交易中中介吃差价

案例:她有一套二室房,由于家里人太多住着不方便,想卖掉后换套大一点的三室。不久前,她找到附近一家房屋中介,希望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在中介的建议下,方女士决定自己的房子最低价为52万元。

一周后,中介打来电话,称52万元没有人买,要是再降低2万元,就比较好出手。方女士没有答应。又过了两天,中介再次打来电话,称有人要以52万元买此房,催促方女士尽快去签合同。

前些天没有丝毫的动静,现在突然要去签合同。方女士感到有些疑惑,在她再三追问下,得知购房人不是别人,正是房屋中介的老板。顿时,方女士觉得这其中有猫腻,她找到那家中介在网上发布的中介信息发现,她的那套房出售价为58万。

第二天,方女士打电话告诉那家中介,自己的房子不卖了。然后,自己在网上以个人售房的名义发布一条信息。不到半天的时间,她的房子便以56万的价格,找到了合适的买家。

解析: 建设部发布的《中国房地产经纪执业规则》,明令禁止房地产中介“吃差价”等行为,但武汉市一些房屋中介吃差价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二手房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导致的:因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给中介吃差价提供了可能;因为中介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让中介可以为了自己牟利炒高价格。方女士差一点就被中介吃了6-4万元的差价,好在她即时发现和制止了这一行为。

要避免房屋中介“下套”,房主不妨多跑几家房屋中介,多了解一下市场情况。现在,房屋中介很多,大多生意不景气,遇见客户都会很热情,也会不厌其烦地介绍市场情况。当房主对市场了如指掌,对房屋中介也熟悉了,就可以从容选择一家诚信的中介,把房子卖个好价格。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