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来宾市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期限截至10月15日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3-17 12:50
人浏览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学年1000元到6000元之间的整数。

8月15日,记者来到兴宾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看到排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挤满了整个屋子。在该中心二楼,记者看到,楼下球场坐着不少等待办理手续的学生和家长,楼梯台阶上和中心外的走廊还坐着或站着不少前来办理贷款的学生和家长,让人从外面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热闹”。记者随即与他们聊起来,这些学生大都是大二、大三的在校大学生。采访中,记者发现,贷款大都可以满足学费,解决了学费这个“大头”,其他的学习费用承担起来就容易多了。

小唐就读于邕江大学,今年大二,每年学费加住宿费大约为7000元,她打算贷款5000元。小唐表示,父母在外打工,剩余的2000元家里就容易承担了。相比之下,现就读于南宁一所职业学院的小韦负担要重一些,学会计的她,每年的学费万元。小韦说,她在校期间会做兼职补贴生活费,而生源地助学贷款允许她在毕业并工作3年后再还,所以,压力不算太大。

采访中,家长们都表示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他们帮助很大。一位谭姓家长正和儿子等待签订贷款合同,她告诉记者,她儿子就读于长江大学,已上大二,由于今年生意上资金周转出了问题,所以她也给儿子申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以缓解资金紧缺之难。谭女士感慨道:“好在有这个贷款,不然我们很难跳过这个坎。”她的儿子小韦说,他的大学同学中,一半以上都办理了这个贷款。

“我们这里今天太忙了!”兴宾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韦茂新对记者说。从今年6月开始接受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以来,他们这里就忙开了。从7月8日开始签订贷款合同后,这间办公室几乎每天都有100多人前来办理贷款,处于爆满状态。据了解,为了给家长们带来便利和提高效率,该中心按照申请指导组、材料审核组、合同打印组和合同签订组分为4个柜台,让来办理贷款的家长和学生一目了然。

此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这一助学贷款少了“委托书”环节,要求必须学生本人前来办理,这就节省了许多审核等工作环节。为了错开新老生办理贷款的时间,该中心将老生办贷款的时间截止于8月15日。因此,为了能赶在15日当天签下合同办下贷款,家长和学生们挤在了一起。该中心韦主任表示,待新生贷款办理的人数少了些后,在办理时间内,老生们还可以继续办理。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中心已经为2745个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中有484人是大学新生。记者从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获悉,全市目前已有5700多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预计今年将会有8000名以上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时间将在今年10月15日截止。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