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8-02 12:30
人浏览
导读: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双方可以签订补充协议,也可以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借款合同需写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借款的用途、金额、利率、期限,还款的时间、方式等条款。

  一、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怎么办

  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支付期限可以协商达成补充协议,或者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二、借款合同应包含的关键条款有哪些

  1.借款用途,借款合同尤其是金融机构贷款合同必须规定所贷款项的用途。

  2.借款数额,借款合同当事人不但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借款的总金额,而且有时还应明确每次提供或者偿还贷款的具体金额和具体时间。

  3.借款种类,分为金融机构借款和民间借款两大类。

  4.借款利率,借款合同一般规定的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来确定,当事人约定的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限的,其超过的部分应为无效,利率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的下限的,应当调至利率下限。

  5.借款期限,这是借款可以按合同合法使用借款的时间,到期一般应无条件偿还本息。

  6.还款方式,借款人一般可以采用一次结清和分期分批偿还,如果是分期的情况,应明确具体时间以及具体金额等。

  7.其他条款,如违约责任、合同纠纷解决方式等其他条款。

  三、借款合同生效时间如何确认

  法律快车提醒您,借款合同生效时间应按下列标准予以确定:

  1.自然人之间订立借款合同,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合同生效;以银行转账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合同生效;

  2.非自然人之间订立借款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后生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