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在"打击房地产炫富广告"上大做文章有些舍本逐末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06 05:49
人浏览

一边是房价高涨,老百姓买房置业越来越难;一边是“奢华”、“至尊”、“顶级享受”等字眼的炫富广告,刺激着中低收入买房族的神经,也埋下激化社会矛盾的种子。近日,北京市工商局发出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对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类广告进行专项检查,叫停一些刺眼的广告用词。

在北京西城区的一处叫“天安国汇”的楼盘,其户外广告的“奢华”、“私人专属”、“皇城皇脉”等字眼显得格外醒目,而28000/平方米的均价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北京CBD附近的几处楼盘,“奢华”、“千万人生活的土地,只为百位不凡者缔造”、“涉外豪宅”等炫富词语无一例外的出现在各个楼盘的广告语中。一家名叫乐成公馆的楼盘就打出了“国贸商圈,传世府邸。小众涉外豪宅”的广告语。炫耀之意,表露无遗!

不仅是北京,在其他城市房地产炫富广告也不少。在上海,一家著名的亿元别墅,就自称是为“《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富豪准备的”;在天津,一个名为海逸长洲楼盘曾在一些媒体大打广告宣称“用世界级地段铸就世界级群岛富人区,世界级富人区的诞生,让地段成为地位的一种天然分界”。更有个别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打出了“穷人止步”等歧视性语言。如在南京就出现了“有的人只能一辈子仰望,有的人却唾手可得”的房产广告……

房地产炫富广告的弊端,首先体现在引导着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倾向。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中国应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和能源占有量低,这就决定了我国住房建设和消费不能大量占用土地和消耗能源。

其次,房地产炫富广告往往有意放大了社会分化带来的人群特征,加剧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氛围。在当前房价高、住房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炫富广告一方面会渲染不健康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会加剧社会民众的不公感,甚至仇富心理。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某楼盘的户外广告实现了“大变脸”,一些被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认为“影响了首都和谐氛围”的字眼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看起来比较中性的词语。今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将对含有“奢侈”、“至尊”、“顶级享受”等字眼的广告进行专项检查。 [page]

客观地说,房地产炫富广告的病根并不在广告,如何通过制度的建构来消弭越拉越大的贫富差距,才是问题的根本;真正刺痛人心的匕首是高居不下的房价。广告炫富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解决房地产行业问题需要全面整治,不应让广告背负太多责任。

面对铺天盖地的房地产炫富广告,确切地说是面对铺天盖地的高价楼盘,估计极少有人会对着那些房地产广告撒气,人们更多地会想:为什么城市里普通人能买得起的房子越来越少?这是炫富广告的错,还是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错?在消费者被高不可攀的买房梦想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人们心里在想:是谁把房价搞得这么高的,也许是卖地生钱的一些政府部门,也许是那些赚取着暴利的房地产商,但肯定不是那些炫富广告。

再说了,把街头那些广告都下掉了,房价就会降下来了吗?普通老百姓就会买得起房子了吗?不在降低房价上切切实实地作出努力,却在“打击房地产炫富广告”上大做文章,这多少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张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