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杭州去年超额完成回迁安置目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09 09:25
人浏览

  核心内容:去年夏天鄂姐一拿到房,立即启动了装修,“我们一家人要在新房里过大年。”一想到这些,一想到即将身处这个高楼林立的杭州未来城市CBD,她就很兴奋。

  在外拆迁过渡的5年,她原来的家,已经建起了万象城、造好了大剧院、进驻了市民中心。

  鄂杏娥是江干区四季青街道唐祝村人。

  这个村子不大,只有87户人家。从上世纪70年代钱塘江上居无定所的渔业大队,到收网上岸、白手创业的小渔村,到追随四季青市场崛起的小康村,再到如今城市新中心——钱江新城的新住户……

  从渔民到村民再到市民,他们走的每一步,都与这个城市的奋斗相呼应。

  新家距万象城 仅仅两三百米

  唐祝最早的村民,都是从别处迁来的“外来户”。

  社区党支部书记许某星清晰记得,自己一家早年在杭州富春江畔打鱼,8岁开始才举家迁到杭州钱塘江附近。

  在上世纪70年代,唐祝村前身被称为四季青钱江渔业大队。

  最初,村里总共才27户人家,全都姓许。每户人家都栖居船上,在今天的钱塘江大桥至白塔岭区域的水面上,每天靠打鱼卖鱼为生。

  “我老公出生都在船上。”虽说鄂杏娥是外来媳妇,从湖州老家嫁过来,可对于渔村的历史,她也有感慨。到1987年,公公婆婆一家收起了渔船和渔网。后来,丈夫在村办企业里做模具工,家里的妯娌、周围的邻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村里的企业上班。

  后来,大家住进了平房。再往后,又推倒了平房,盖起了小洋房。

  拆迁前的唐祝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出租房:平均一户人家有10个以上单间出租,最多的一户人家有近30间出租房,以每间房每月200元的收入计算,单单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为了杭州未来的CBD——钱江新城,2007年,他们收拾行李,居家迁移。最近回迁,他们即将入住的小区,是距离钱江新城万象城购物中心最近的地方,仅仅两三百米。

  优质教育送到家门口

  去年笕桥镇的回迁工作,也是个大项目。

  “目前,弄口社区、草庄社区已经先后回迁完成,老百姓正忙着装修的装修,入住的入住呢。”笕桥镇相关负责人说。

  安置房全面向商品房的设计标准看齐。同时,还结合草庄社区历史文化和周边地理环境,引入水系、假山、雕塑,动物造型喷水、紫铜景墙、凉亭、桥梁等一系列元素,与周边的河道、绿化相结合,将社区打造成宜居、适居的休闲文化农居。[page]

  让准妈妈王某高兴的是,新家后面就是镇里花500万打造的“三优”指导中心。

  “以前农村人对小孩的教育不太重视,自从撤村建居后,大家的思想都跟着城市化了,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早教问题。”她自己就已经去上过好几次培训班了,“我们学会了抚触、洗澡等照顾宝宝的技能,找到了如何当爸爸妈妈的‘金钥匙’。”

  培训班全免费。主要面向笕桥镇的新婚夫妇、准父母、0到3岁婴幼儿及婴幼儿看护人。当然,也欢迎杭州其他地区的市民来参加。

  不仅如此,去年由区、镇、社区三级投入1500万元,还新建两所高标准、高配套、高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分别是江干区笕桥第一幼儿园(水墩幼儿园)和江干区笕桥第二幼儿园(黄家幼儿园)。幼儿园设施全部按照浙江省二级幼儿园和杭州市甲级幼儿园标准配置。

  全区安置工作超额完成

  撤村建居,由村民变市民,不仅要在精神引领上实现转变,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过得舒心,得实惠。

  去年,江干区的回迁安置工作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围绕“开工60万方、竣工80万方、安置10000套”回迁安置目标,去年以来,江干区健全区、部门、街镇、社区“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力以赴推进安置房建设和回迁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拆迁安置房已累计实现回迁安置4878户、12764套,完成年度目标的127.64%,提前完成全年回迁安置工作目标。主要安置区域为城东新城弄口区块、钱江新城核心区二期定海唐祝区块、机场路整治草庄区块、城东新城新风区块。

  安置房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实现安置房开工67.5万方、竣工81.1万方,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5%、102.3%。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