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4种房子最该及时抛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11 23:36
人浏览

  4种房子最该及时抛售

  当“何时买都对,何时买都赚”的狂潮从楼市逐渐消退时,也到了手中持房的投资者“逃生”的时候。但凡到过海滩的人都知道,遇到大海退潮时是最危险的,退潮的涌流会将不谙水性的人卷离海岸。此时,规避险情的最好方法就是上岸。楼市大海中的搏击同样如此,最先逃的人是最安全的。

  推荐阅读:二手房

  二手房交易流程

  二手房屋买卖交易流程全知道

  史上最全的二手房交易流程

  4类持房者最想“逃”

  NO.1买进时点:越是买进时间短的越想逃。如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买进房子的人,因为这段时间的买进价格,是本轮楼市大“牛市”的头部或接近头部处,持房人最担心会套牢。而较早时点买进的,因为当时价格低,一种坚信不可能抹尽盈利的心态,支撑着继续持房的勇气。

  NO.2购房资金:自有资金比例低。如运用银行贷款为投资房产作财务杠杆的,出手的意愿较强;反之,多为自有资金买房的,多半会以一种“存房子权当存银行”的心态,捂住房子。

  NO.3持房数量:拥有多套房源,且租赁行情不佳,有空置情况。

  这类持房者以房养房比较吃力,会像热锅上的蚂蚁,希望寻到较好卖点出手。而只有两三套的房子,或有“留给子女又何妨”的想法,容易养成他们不想操作的惰性。

  NO.4持房结构:适销不对路的房子。当初有“放进篮子就是菜”的心态,“抢”进的面积较大、地段较差、层次不佳的持房者,想逃的想法比较强烈。而市场热销的小户型,以及地段、房型、层次较好的,容易产生奇货可居的心理。

  4种房子最该“逃”

  NO.1缺陷明显绝对没有缺点的房子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缺陷明显,则贬值更快,首先应当考虑出手。比如,光照时间不达标的、靠近马路高架的、过道多而得房率低的、朝向无一向南的等等。

  NO.2房龄较长一般来说,总是房龄长的应当排位在房龄短的前面,从成熟市场来讲,房子应该有折旧的概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按多层60年、高层70年计算折旧率,即便在房产快速增值的背景下,折旧因素也会抵消增值因素。

  NO.3房型落伍如多层(或板式高层)中的深进深式的,高层、小高层中的塔状、蝶状、品状、点状楼房,小厅大室型的,没有车库与停车位的,没有小区的等等。

  NO.4供养困难如外环线以外地区,因为交通、购物、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滞后,本身入住率就不够,自住者多为本地区居民。若买了这类房子用于投资,初衷想通过收租金供房贷,而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客源,造成租赁不畅或租金偏低而难以以房养房的。

  4项“逃生”技巧

  NO.1争抢跑道“逃命”

  【释义】诚心想“逃命”的话,比市场价低5%抢出售跑道,也许是低迷时候的首选策略。

  【实例】家住市中心长寿路的投资客小龚,2004年下半年花75万元买了一套万里小区内的“颐和华城”二房一厅,面积98平方米。原本他想出租,但因小区周边配套欠缺,一直无人问津。最近找了中介要求挂卖,售价90万元,算下来单价9180元,连问的人也没有。

  后来经中介点拨,小龚方才恍然大悟,仅隔2条马路新开楼盘“万里雅筑”,起价才每平方米7380元,均价8100元,自己的房子当然没人要。经中介劝说,他将售价下降10万元,略低于整个万里小区当前二手次新房售价5%的水平。

  因为具有现房的优势,很快,要求看房的人多了起来。虽然还没有成交,但中介比小龚的信心更足,因为有多位下家已表露想买的意向。当然,小龚认为80万元这个价不能再降了,因为搭上税收加佣金,只能捞了个平进平出。尽管如此,中介对小龚说,这个跑道还是值得抢,因为很难预见再往后会不会套牢。

  NO.2巧用比价效应

  【释义】“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句话除了可以用在提高买进东西的鉴别能力,同样也可用在卖东西时对售价的心理定位。

  【实例】自住者老郁2004年底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单价,买了一套市中心“中凯城市之光”三室一厅。郁先生之所以要逃,是因为,买时适逢房产热,特别像这类“零坐标”地段的物业,更是热得烫手。郁先生当时有些不管三七二十一,想也没想就买进来。可买下后一直有些坐立不安,主要是那套房近南北高架,加之还是三楼,厅朝东,所以一直不称心,总想有机会再换一套。目前他这套虽然从房价最高时每平方米3万元掉下来,但仍在2.3万元左右徘徊。依这样的价格出手,利润不大,他有些不甘心。

  朋友建议他,不必只看自己物业的行情,可对周边新开楼盘进行货比三家。于是,他看了刚刚新开盘的、同在高架旁边,地理位置、小区环境、房型设计、楼盘品质却比“中凯城市之光”略差的“新昌城”,此楼盘均价2.2万元。这一看,老郁心中就有底了。最后,他以每平方米2.45万元卖给“地段高于一切”的一位“海归”人士。如此一来,用同样的钱,他可以随心所欲地选购一套“新昌城”的房子,还可能省出装修费。

  NO.3绕道迂回而行

  【释义】这是指针对房产新政中抑制买方热情的政策,想“逃”的投资客,不妨作出让步。

  【实例】白领曹小姐因为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准新郎是位企业家,别说婚房,结婚后连同未来的岳父岳母,一起住到西郊的别墅里。因而曹小姐早在2002年买的闸北区大宁绿地边上一套98平方米房子,显然就多余了。由于买的时候仅4000多元单价,曹小姐心很平,以远低于当前市场行情的10500元单价、总价103万元挂牌,自然颇有吸引力。

  不料最后与一位最有意向的买家在洽谈中为契税一事“卡壳”,因为按照新政,在这个地区这样的交易价买家需要缴纳3%的契税,买方有些犯嘀咕。根据这个情况,曹小姐愿意“补贴”对方1.5%的契税,大约1.6万元。相对净赚60多万元,让这么一点利算什么。结果干脆将合同的成交单价写成9900元,另外在补充条款上注明下家再付给曹小姐4.2万元的装修费。结果,这宗交易在买卖双方都皆大欢喜的情况下,顺利成交。

  NO.4“陪厚妆嫁靓女”

  【释义】有经验的商场老手都知道,行情不好时,搭送些许赠品,或者将好卖的先卖,也是一种促销良策。

  【实例】诸女士手上有数套房子,其中唯一已经出租的,是位于江湾镇附近的133平方米的三房一厅。她以较低的租金(每月仅2500元),租给了一位外埠商贾兼做办公、仓储和住宿。[page]

  由于考虑到地段一般、未来升值空间不大,虽然有长期租约,且对于当初买进时的78万元,租金回报率也有3.8%,但诸女士还是选择了先将此房“带租约出售”。这一招果然奏效,很快这套房子以118万元卖掉了。买家也很坦率,看中的就是这份“租约”。事实上,这下家根本没有仔细计算3万元的年租金对应 118万元的房价的租金回报率。

  诸女士为了促成这笔买卖,还将出租前因房客的要求,安装的3台空调,以及煤气初装费、物业基金等,都奉送给下家,让下家有一种买到一只会生金蛋的鸡的感觉。而诸女士算得更清楚,房款回笼后,去购买收益为5%左右的信托产品,岂不比收房租更强?

  4种房子最该及时抛售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