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买楼误区多权衡利弊再交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12 11:11
人浏览
买楼不仅成为近几年杭州市民热衷的话题之一,不少市民在富裕起来之后,首要的选择就是为自己找个安乐窝。然而,买楼不比买菜,市民在一片热闹和兴奋之中,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只有冷静地分析利弊后,才可能买到一套合心意的房子。

误区一:早付定金有优惠

案例:王小姐到一楼盘看楼,销售小姐很快就看出王小姐有些心动,于是赶紧以9.8折优惠为由,拼命说“手快有,手慢无”,劝她交定金。王小姐当时想,交就交吧,就算后悔也不过损失1000元而已。然而,在交了这1000元后,王小姐一直就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即使看到更合适的楼盘,她首先想到的也是尽量不要损失那1000元。最终她还是买下这套房子,可9.8折的优惠却并非如销售小姐所说的那样,第二天就没有了。

分析:这是很多市民普遍存在的心理——不想吃亏。然而,事实是很可能为了不损失这1000元而最终花几十万元买了一套自己未必很满意的房子。

解决方法:在销售小姐劝你交定金时一定要坚决说不。必须在真正货比三家,找到真正满意的房子时才交定金。记住:优惠一直都有,不会明天消失。

误区二:下手一慢就没货

案例:张先生准备买楼,看到一楼盘人头涌动,场面十分热烈,他也走入了看楼现场。在销售小姐的热情介绍下,张先生心动了。这时销售小姐将他引到售楼表前,告之几乎全部卖完了,再不买连剩下几套都没了。张先生心想,虽然最想要的那套已经卖掉了,但这么好卖的楼盘质素一定很好,差一点也没关系。于是最终买了一套。在搬入后,张先生却发现整栋楼并没有多少户,而原来自己最想要的那套也未有人住。气愤的他马上冲到售楼部质问,却被告之原来的买家已经买了更大更好的房子了,所以才空下来。这时的张先生已经没办法再去考证销售人员的话的真伪了。

分析:很多楼盘的销售手段都是先把难卖出去的房子卖掉。一张伪造的售楼表足可以让购房者相信很多好房间已经卖掉了,这时候再以小小的让利等手段,便不难把差的房间推销出去。因此先推出的房间,很可能不是最好的。

解决方法:如果自己看中的那套房在售楼表上已经表明“已售”,那你最好下个月再来看,也许那时候就是“待售”了。

误区三:缤纷广告迷你醉

案例:周小姐看了某楼盘在媒体上刊登的免按揭手续费、购房入伙费的广告后,便兴冲冲地赶去买房。然而,周小姐在签正式合同时才发现楼盘依然要她交按揭手续费和入伙费,而免费只是免其中的一小部分。周小姐十分气愤地告诉记者,就算楼盘不愿意退钱,她也会寻求法律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

分析:虽然广告是刊登在媒体上,但广告并非如新闻一样可信。特别是看到比较多优惠的广告时,购房者一定要多个心眼。

解决方法:在交任何定金或签任何意向书、合同书之前,一定要让楼盘详细算清楚到底减免了哪些费用,一共减免了多少钱。如果该楼盘拒绝这样做或劝购房者先交定金或有关文件,则所谓的优惠很可能另有文章。

误区四:买楼不一定看品牌

案例:叶小姐想买楼,但面对眼花缭乱的广告却不知选哪间。叶小姐的母亲一语道破:“买家电你都知道索尼、松下是好牌子,买楼时你为什么不看牌子呢。大开发商的楼盘总不会太差吧。”分析:叶妈妈的想法恰恰是很多购房者所没有的。很多人买什么东西都看牌子,惟独买楼时就忘了挑牌子。其实买楼也是买商品,名牌商品的确更有保障。

解决方法:看楼时最好问清楚开发商是哪家,该开发商是否还开发过其他楼盘。然后可以从不同途径了解该开发商以前开发的楼盘的质素如何,再想想是否现在开发的楼盘也值得考虑。一般来说,大型开发商开发的楼盘质素都还不错。

误区五:楼盘证件不需齐全

案例:夏先生看中一楼盘,在向楼盘要求看有关证件时却被告之商品房预售证目前因为某些原因放在了别的地方,暂时无法提供。但楼盘负责人信誓旦旦地保证已拿到预售证,结果夏先生在交了定金两个月后,才发现该楼盘其实并未拿到预售证。夏先生只好希望该楼盘的预售证能尽快获批。

分析:一个楼盘必须在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三证后才能开始卖楼。

解决方法:购房者一定要见到这三个证的原件或原件复印件才可以考虑下定金。如果楼盘以种种理由推说无法提供,购房者最好先不要考虑该楼盘,以防烂尾却求告无门。

房地产买卖的销售手段千变万化,购房者在买房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买房前最好咨询有买房经历的朋友,或请教律师等专业人士,在搞清楚所有费用、细节后方可下定金。如果在买房过程中或购房后遇到问题,则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和房管部门投诉。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