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2022最新土地确权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0-19 11:27
人浏览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的资源类型,只有拥有相应的土地资产才能有发展相关的产业,所以在现代社会确认土地的权利归属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最新土地确权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2最新土地确权规定

  一、2022最新土地确权规定

  按照《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一条,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承包人死亡是指承包户家庭的人均已死亡的情况。承包耕地、草地的家庭中某一个人死亡,其他成员还在,不发生继承问题,仍由其他成员承包。

  按照《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土地承包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承包人是指承包土地的农户家庭,而不是指家庭中的某个成员。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按照《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条。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也就是说可以高枕无忧的。

  二、土地确权征地制度

  2013年全国两会给土地改革定下清晰的方向与目标:加快农村土地征收改革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农村金融机制,制止地方土地生财。

  两会土地改革:农村土地确权保障农民权益。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成为他们共同的呼声。

  在本次政协会议的提案中,九三学社中央毫不讳言征地制度改革是一块难啃但必须要啃的“硬骨头”,称“只要走好农村土地登记确权的第一步,改革条件就基本具备”。

  实际上,这也已经成为中央高层和业内的共识。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关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司长朱留华早前已给出明确答案。他表示,短期来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可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长期来看,有助于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

  业内人士分析,近3年内中央及相关部委下发的相关文件条款,陆续放松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但是对耕地保护及土地用途管制问题却一再重申。可见,这两点构成了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原则。

  因此,土地制度改革也将在这两个底线原则下展开。

  三、土地确权一般原则

  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

  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

  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

  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

  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最新土地确权规定的全部内容。土地确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说是要仔细确定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的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