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村委会征地程序是怎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9-09 18:02
人浏览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在征迁中都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农村征地手续有哪些?村委会征地程序是怎样?农村征地补偿费如何分配?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农村征地手续有哪些

  1、发布拟征地通告。

  2、征询村民意见,并组织听证

  就征地通告的内容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根据村委会或村民提出的意见分别处理并协调解决。对补偿标准、安置途径、补偿方式有异议的,应告知被征地相对人有权提出听证申请。

  3、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

  4、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

  5、征用土地公告

  征用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村进行征用土地公告。

  6、征地补偿登记

  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7、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

  8、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

  9、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包括社保金)。

  10、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

  按规定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被征地单位和个人按期交付土地。

  二、村委会征地程序是怎样

  1、拟定征收土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由拟征收土地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定。

  2、审查报批。征收土地方案拟定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人民政府批准。

  3、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当地予以公告。

  4、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对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地上附着物等进行进一步核实,制定征地补偿、人员安置及地上附着物拆迁等具体的方案。

  5、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6、清理土地和实施征收土地。征收土地补偿和人员安置方案实施后,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对被征收的土地进行清理,并组织实施征收土地和供地。

  三、农村征地补偿费如何分配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实践中,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无法及时调整其他土地给被征地农民,亦无法对需要安置的人员进行安置,通常将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揉在一块,在提留30%后将其余70%(各地略有差异)分配给村民。

  根据法律规定及实际情况,当前土地补偿费的支付有三种情形:以村民小组为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单位时,可由村民小组组织分配;以村民委员会为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单位时,可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分配;如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将分配方案提交征地单位的,征地单位也可根据该方案直接将土地补偿费支付给村民。而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一般是根据法律规定,只能由征地单位直接支付给村民。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村委会征地程序是怎样”等相关法律知识。在征迁过程中,如果对于征地补偿不满意的话,可以申请复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