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划拨土地可以转让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30 11:27
人浏览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是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但是只限于可以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土地,一般取得的方式有出让、划拨等形式,那么通过划拨取得的土地可以再次流转吗,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地介绍划拨土地可以转让吗

  一、划拨土地可以转让吗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得买卖。

划拨土地可以转让吗

  二、划拨土地具有哪些特征

  1、公益目的

  划拨土地使用权只适用于公益事业或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对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3条明确只有下列建设用地才可以适用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1);(2)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3)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从上述规定来看,在制度设计上,我国已经将划拨土地使用权定位在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上。

  2、行政行为性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3、无偿性

  划拨土地使用权直接由政府的批准行为产生,在交纳征用补偿安置费后即可取得土地使用权,不需要向国家交纳出让金和签订任何合同。只是需要进行登记以确定土地使用权的范围并表明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

  4、无期限性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住房用地70年,到期后有偿使用。

  三、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四十条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由于已经被划拨的土地一般是用于公益建筑的,且一般是无偿取得的,如果再次将划拨的土地进行流转则违背其划拨的初衷,如果仍然需要流转需要经过政府审批。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划拨土地可以转让吗内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