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10-14 20:30
人浏览

  国土资源部部长在2018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问题,该表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宅基地要三权分置,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

  一、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

  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指的是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简单的说就是宅基地将被赋予三种权能,分别为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并且三权分离。

  村集体(村或经济社)是宅基地所有权人,符合规定和条件的村民(农户)具有认定为宅基地资格权资格,宅基地使用权人就是通俗所说的农村自建房房主,主体现为本村村民(农户)。

  三权分离后宅基地所有权不变,仍然属于集体所有。

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

  二、宅基地三权分置有什么意义

  1、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就是保障和强化了集体经济组织有依法收回宅基地的权利,也赋予了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使用的监督权利,以及集体经济组织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或被征收时按照一定比例分享流转或征收收益。

  2、稳定农户资格权就是维护农民家庭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和占用宅基地的权利。资格权是对于村民(农户)各项附着于土地上的权利的一种保障。

  资格权设置和认定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包括宅基地的取得权利、流转权益、土地开发收益分配等都与资格权直接相关,资格权认定是关键也是难点。

  3、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就是将允许农户除通过转让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外,还可以以出租、抵押、入股等方式流转宅基地使用权,进一步提高宅基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同时激活宅基地租赁权和抵押权,释放农村建设用地土地价值潜能。

  三、为什么要设立“三权分置”

  目前学界对于宅基地流转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主张以“稳”为主,一种则主张以“活”为主。

  1、所谓“稳”,即将流转范围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主张理由是出于对农民可能失去宅基地和农村土地非农化的担忧,并由此导致农村社会秩序稳定的担忧,也认为宅基地流转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复垦增加耕地的实际作用不大。

  2、主张以“活”为主的,主要是出于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激活农村沉睡土地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考虑,认为流转范围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抑制了流转交易需求。

  综上所述,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就是将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以及使用权分开,在农户占有宅基地的同时,能够逐步放活宅基地的使用,这一做法具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内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