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宅基地老人不分怎么办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19 13:46
人浏览

  宅基地是现在农村都是有的,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个时候进行分地处理就是需要经过老人的允许的,但是有时候农村的老人可能会有不分的情况,所以宅基地老人不分怎么办?下面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关的知识点。

  一、宅基地老人不分怎么办

  1、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体内流转。根据《土地管理法》,宅基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只是一种使用权,所有权归村集体。宅基地既不能买卖,也不能继承,但可以在本村集体内流转,经过土地管理部门依法批准,发放证件

  2、由于中国实行城乡二元体系,在城市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农转非”。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一旦把户口转走,就失去了对老家宅基地的继承权,又不能买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宅”变成村集体的资产。

  3、由于农村户口与土地的对应关系,有些人不愿意“农转非”,甚至有些公务员想方设法“非转农”,但这些毕竟是少数,“进城”才是大势所趋。因此从具体的家庭的角度而言,如果相关法规不变,宅基地注定会失去。

  4、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及国家有关规定。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保障农户生活需要而拨给农户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于建造住房、辅助用房(厨房、仓库、厕所)、庭院、沼气池、禽兽舍、柴草堆放等。农户只有使用权,不得买卖、出租和非法转让。农户对宅基地上的附着物享有所有权,有买卖和租赁的权利,不受他人侵犯。房屋出卖或出租后,宅基地的使用权随之转给受让人或承租人,但宅基地所有权始终为集体所有。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农户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土地,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因为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所以,宅基地实际上并不能够对城镇户口的这些市民私自进行销售的,哪怕是村委会也不可以,村委会也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当中的管理者。农村的集体土地都是由村委会负责分配,通过集体土地获得的这些财产收入也是属于村集体经济成员共有的。

宅基地老人不分怎么办

  二、老人去世后宅基地归谁

  农村的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按规定,宅基地不可以作为财产继承,但是房屋是可以作为财产继承的,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的儿女拥有农村房屋的所有权。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宅基地只能由本村居民享有。子女户口已经迁出的,不再享有本村宅基地。

  2、子女户口迁出的,农村父母去世后,父母所享有的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如果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可以子女依法继承,不论子女户口是否在本村内。在房屋存续期限内,房屋占有范围内的宅基地可以继续使用至房屋消灭时止。

  3、原是农村居民,子女参加工作已为城镇人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其宅基地使用权应当交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房屋还存在的,其房屋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宅基地允许房屋继承人使用。如继承人要求处理房产,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将房屋折价给土地所有者;

  (2)将房屋出售给有正住户口,需要用地建房或没有达到宅基地使用面积的当地居民,并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属变更手续。

  (3)允许依法将房屋出租,按规定交纳土地使用费。

  三、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的情况有哪些

  1、继承者是非农村户

  现在有的孩子在城市买了房,把户口也迁到城里去了。大家都知道,能使用宅基地的基本上都是本村村民,如果没有了农村户口,那这块宅基地子女是不能继承的。

  2、老人属于独立户口

  独立户口的老人,也就是没有子女的五保户去世后,其宅基地由村集体收回。

  3、权属不清晰

  有些人的宅基地是没有经过审批就建房子的,或者超过审批面积私自扩建的,亦或者是擅自改变其用途,都是不能继承的。

  4、一户多宅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要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因此,如果有发现一户多宅的情况,是不可以继承的;此外,有很多父母和子女是各自申请了宅基地,分开建房子的,这种情况也是不能继承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关于宅基地老人不分怎么办的相关介绍,宅基地不分的情况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的,大家对于这个其实是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这样处理问题就知道怎么解决了,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