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能源成国际贸易摩擦热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09-30 09:18
人浏览
从鞋子到玩具,从轮胎到风力发电机,欧美国家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其档次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昨天表示,新能源领域正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已经进入了利益碰撞期,中国需谨慎应对。

  她在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说,不仅去年美国有关组织对中国在新能源政策启动了301调查并诉至WTO,有关信息显示欧盟方面也一直在谋划针对中国出口欧洲的光伏电池进行反倾销调查。

  所谓“301调查”,是指去年10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按照《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起的一项针对中国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和措施的调查。

  根据美国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正从原来的中低端制造领域,上升到中高端制造领域。”周晓燕指出,预计今后在新能源制造领域,有可能遭遇更多贸易摩擦,中国需要更加重视发展外部环境,妥善应对产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贸易摩擦和冲突,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她同时表示:“据我们调查,欧美在新能源行业也实施了扶持政策,而且也有违规做法。”但她并未明确指出欧美在新能源领域的具体违规做法。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目前全球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最严重的时刻已经过去。

  他说,此前由于经济危机突然袭来,不少国家出现恐慌心理,从保护自己出发,“情愿你倒下,好过我倒下”,一时间贸易保护主义略显泛滥,但现在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全球已经度过最艰难时刻,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也正在逐步降低。

  周晓燕昨日表示,中国作为能源进口国,同时也是重要的新能源设备进口国,今后需要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一旦遇到贸易摩擦时,可通过业界磋商和对话,化解相关贸易摩擦危机。

  去年曾有数据表明,中国在清洁能源的投资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国、风电装机最大国、水力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以及太阳能热利用面积最大的国家。

  不过与风电、水电、太阳能热利用相比,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本土市场尚未真正启动,坐拥全球最大的生产能力,却只能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