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纺织业:重启内销市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01 21:30
人浏览

  生意社9月9日讯 外贸形势的紧张正催逼着山东纺企们更加重视内销市场,可内销市场的隐性成本也同样让他们负重前行。

  “我们的产品95%以上都是出口,包括我了解的一些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没有不做出口的,即使是OEM。因为国内市场太难做了。”元首集团董事长温增利感慨道。现在国内市场关键的问题是流通环节加价太多,进商场、超市都要交进场费、管理费、上架费,而且国内的渠道商在采购时往往会拖欠货款,要货也是分批进行,单价虽高,却难以带来充足的现金流。

  温增利表示,中国纺织服装产量已经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二,做国际市场最大的好处是不会有资金断档问题,只要出口的产品一到岸,对方就会把款项打过来,不像现在国内客户对款项一占用就是几个月。“对纺织服装企业来说,资金一断档就是灭亡。因此真要让我们做内销确实面临很多问题。”

  国内的散而小的订单,对以“薄利多销”为生存方式的出口纺织商们来说,的确是个新挑战。可人民币持续升值就像拧紧的发条让各出口纺企不得不考虑内销。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3.1%;进入2011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开始了“加速跑”,仅前4个月累计升幅已达1.9%,目前中间价已突破6.4,加速升值态势明显。而根据普遍的规律,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就将面临1.6万美元即十多万元人民币的汇兑损失,利润将减少5%左右。

  记者了解到,前来参加纺博会的一些省内出口纺企也表示了想做国内市场的意愿,但由于做惯了接单生产,他们也希望在内销市场上坚持“出货付款”的规则。“即使做内销,公司也坚持不打款不发货。”日照一家出口纺企参展负责人说道。尽管公司态度鲜明,但他私下也表示,现在小企业出口确实难做,走内销也是必然选择,所以尽管存在种种隐性成本,如果有好的机会他们还是会走内销。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