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国制鞋业爬升 释放回暖信号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0-03 11:28
人浏览

  生意社8月28日讯 受金融危机影响,以欧美为主要目标市场的我国鞋类出口一度受到强烈冲击,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订单减少,不少出口企业深陷困境,一些中小企业更是停产,甚至倒闭。可喜的是,我国鞋类出口正逐步显现出复苏的迹象,开始步出低谷。

  出口渐现复苏迹象“我国鞋类出口曲线正在缓慢回升。”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类分会秘书长王颖告诉记者,“鞋类出口开始步出低谷”。据了解,2007年9月,我国鞋类出口数量首次出现了1.23%的负增长,下滑趋势逐渐加深。去年前9个月出口均为负增长,直至10月才出现0.31%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鞋类出口129.24亿美元,6月当月环比增长16.4%。从出口品种看,塑胶鞋、纺织面鞋的出口金额分别增长3.5%和2.31%。从出口目标市场看,尽管美、俄市场需求仍表现低迷,但欧盟以及其他市场的复苏迹象已开始显露。上半年,我国鞋类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0.38%,对东盟出口增长47.7%,对日本、中东和非洲市场出口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分别为7.5%、24.4%和13.2%。

  “5月份以前,金融危机对鞋类出口的影响蛮大,客户都不敢轻易下单。5月后,许多企业生产线上一派繁忙,生意蛮好。”温州一家鞋类出口企业的销售业务经理林女士风风火火地对记者说。记者还了解到,5、6、7三个月本是鞋类出口淡季,但在“中国鞋都”温州,企业所获的出口订单却在增加。一些企业表示,接到的订单较多,情况比去年有所好转,企业的生产和出口有望逆势增长。也有一些企业表示,欧美市场的表现仍不明朗,企业订单情况不稳定。

  王颖告诉记者,在此轮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出口订单比较稳定。去年国外客商所下订单中大多是短单、小单。在国内外春季鞋展上,企业普遍反映,秋冬季鞋的订单情况较好,基本能保证生产到8、9月份,有些企业的订单甚至能延续到年底。

  “进口市场消费者购买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企业订单的数量,随着金融危机逐步见底,市场需求会好起来。”康奈集团常务副总周津淼表示。据了解,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康奈主动出击,把大力创新研发设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放在了首位。在打造中国顶尖男鞋品牌的同时,康奈还推出了未来5年新战略,即坚持高端制造,并启动针对女鞋、运动休闲鞋及高端鞋市场的品牌多元化战略。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虽然欧美市场的进口需求不断萎缩,然而由于我国鞋类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进口市场消费者在压缩中高端产品消费的同时,对我国鞋类产品尚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我国鞋类产品仍然在主要出口市场保住并扩大了市场份额。美国海关统计,1至5月,从中国进口鞋类金额占美国鞋类进口总额的75.6%,市场份额同比提高2.9%;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5月,从中国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48.7%,同比提高3.1%;日本海关统计,1至6月,从中国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73.9%,同比提高2%。

  努力跨越出口障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企业还面临着“环保壁垒”层出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的困扰。

  5月1日,欧盟正式实施限制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含量的新法规,该物质广泛应用于鞋类等轻纺产品的杀菌及防霉处理。7月28日,欧盟鞋履生态标志准则颁布,现行准则明年3月31日后将失效。新准则要求鞋履不应包含任何电动或电子部件,供应商必须确保最终产品不含铬VI,并提交ENISO17075测试报告以资佐证,产品组件或最终产品的物料不含有砷、铬及铅,禁止使用五氯苯酚及四氯苯酚,以及属于22种芳香胺名单内的染料。最终产品的包装纸板箱须使用百分之百循环再造物料,塑胶袋也须含有至少75%的循环再造物料,或者必须是生物降解或可腐化物质。

  “这个标准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大部分以欧盟为目标市场的企业都已了解,同时进口商也在要求企业做相应改变。”王颖表示。[page]

  “最近几年欧盟一直很重视绿色环保,接连出台新规定。作为企业,只要出口欧盟市场,就别无选择,只有努力适应新标准的要求。”林女士表示。为应对新指令,企业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要做相应调整,除会增加原材料成本外,还将提高设计和制造成本,如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细节,企业都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测试。进一步而言,适应新指令不是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所能解决的事情,还涉及到上游行业,会受到整个产业供应链的制约。

  近年来,我国鞋类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目前欧盟对我国皮鞋反倾销复审案悬而未决,预计9月欧委会将就是否延征自越南和中国进口皮鞋的反倾销税做出决定。此外,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等国相继对我国鞋类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和设限。不久前,俄罗斯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事件就给中国鞋的整体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业内人士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商协会应做好行业预警工作,同时加大在出口市场的协调力度。

  专家提醒,鞋类出口企业要跨越日益苛刻的技术壁垒、避免和减少贸易摩擦,除提高产品的安全、环保标准,还必须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说到底,只有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才是我国鞋类企业的根本出路。

  “环保壁垒”层出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利因素不容忽视。

出处“中国纺织网”编辑:芦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